傅菲的散文往往会给人一种惊喜,甚至能唤醒和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感悟。这是我阅读后最直接的感受。
散文集的题目取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句,仿佛是一种巧妙的契合与传承。好的散文清新脱俗、充满睿智且富有诗意,就像傅菲的散文一样,温风如酒,温润如玉。它有色泽、有质感、有分量,有着难以言表的美妙。这种惊喜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前一刻还沉浸在如绸锦般的描写中,转眼间便置身于睿智般的清醒之中。以至于让人觉得他写的并非大地、山林、草木、溪潭,而是以自然为比喻,借此抒发自然赋予我们生命的禅意和哲理。读者在欣赏自然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余,身心也能获得极大的愉悦与美感。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好鸟和鸣,嘤嘤成韵。”好的文字,就如同和鸣的好鸟,那些隐藏在文字中的思想,便是那成韵的嘤嘤之声、金石之音。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如果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意”,那么我也可以说,在现代散文家中,傅菲的散文同样是有诗、有画、有禅,并且独具特色的。
有人说“傅菲散文的内核是诗”。诗是一种“跳跃”,常常使小溪断流,隐匿于地下,难寻其踪。而傅菲的文字却有着清澈且丰富的水源,他懂得节制、舒缓、起伏,蜿蜒自如。那是一条明亮、洁白,甚至有些耀眼的银光天泉,掬一捧,尝一口,清甜甘冽。它向着山的高度、地的广度、岩的深度流淌。
散文集《蟋蟀入我床下》共有5章,章名“蟋蟀在堂”等皆取自《诗经》。书中的45篇散文如诗如画,比如《报秋》《在鸟声中醒来》《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等,每一篇都美轮美奂,值得反复阅读品味,每一篇都蕴含着生命的真谛。例如:夕阳被乌鸦驮走。乌鸦撒下灰灰的暮色……鸟声绝,河在独自吹奏。虽略有伤感,但令我愉悦。河流拉响了时间的旅途,不是去程,也非归途。明月独照。
这是《河滩》的结尾,文字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强烈的画面感如潮水般扑面而来!浓郁的诗意如大美之花绚丽绽放,又似禅意般深邃,令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我仿佛看到了作家傅菲孤独地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一场盛大的狂欢。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他的孤独中体悟到别样的生命韵味。“河滩在河的拐弯处,变得阔大。”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际遇呢?傅菲写自然生态文化散文和游历,并非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而是蕴含着许多深意。例如:鱼喜欢水的大起大落,大起大落是一种境界;又如:鱼给予活态生命,水因此而生动。我仅列举两例,每一篇都有如此精妙的句子,绝非虚言。同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字犹如一组时光流转的镜头,从夕阳下飞鸟的振翅,到澄明暮色的降临,再到明月照耀下的静夜。或许,只有经历过岁月的磨砺,其中的深意才会越发浓烈、清晰,如馥郁芬芳的香气,在心头萦绕不去。
对于作家而言,孤独,才是最盛大的狂欢。
傅菲的散文,蕴含着诗的韵味,画的美感,禅的意境。阅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次踏入山林、大地,置身于好鸟和鸣、嘤嘤成韵的美妙画卷之中,每一次都有新的惊喜与收获。
呈现,是一种持续的探索与感悟。这是我阅读后的另一种体会。
优秀的作家不仅有体力、精力,更有深刻的思考力。傅菲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自然生态文化散文领域,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他不仅找到了散文的独特写法,更赋予了生命别样的姿态与思想。能读到如此富有诗意的文字,实乃一大幸事!他的文字犹如一粒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因此,我愈发珍视那些微不足道的、容易被忽视的、不经意间的,甚至是麻木的事物,以及那些与物质无关的美好。它们或许错过了自然的许多美好花期,但依然竭尽全力为自然增添无尽的美好;同时,我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知与转变。曾经,我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如今,我不再追问结果,只求默默耕耘,因为过程才是生命的当下和值得体验的美好。所以,阅读傅菲的散文,于我而言,是一场身临其境却又超越现实的绝妙体验。生命本就是一个奇幻绚丽、五彩斑斓的过程,结局皆是殊途同归,过程的质量对于生命而言至关重要。作家之所以数十年如一日深耕自然生态文化散文创作,在饶北河郑坊盆地生活、行走,正是对过程的深入、持续、探索。追求并享受过程,才是生命的本质意义。
傅菲是一位身负大地与自然机密的使者,他的每一个细胞都蕴含着土地与自然的密码。倘若有一天,那些美好的过程画上了句号,那些开在高高树上的花朵、在鸟声中苏醒的植物、承载着他体温的溪流、留住过他目光的花果、他亲手栽种的树木、他救助过的鸟类等等,都将成为一种怀念,值得敬畏的是,它们的种子中从此有了别样的生长,大山、草木、溪流、鸟兽虫鱼等等,它们又怎会知晓,自己的草木之命、山石之命,已经在人类的肉体生命中演绎、生长、繁茂。
傅菲说,一个特别注重过程的人,必定是一个丰富的人。他对生活的热爱,倾注了全部。
朱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