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选编的汪曾祺、张恨水等16位名家随笔集《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分为“万物有趣”“四时有景”“人间有情”等五章,收录了《草木春秋》《夏天》《梦痕》《北平的零食小贩》等40篇散文,其中有烟火人间,有风物闲美,也有四时安宁、不慌不忙。通过阅读这些散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名家的才情、感受以及旧时生活模样,可以让我们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片安宁之所。
张恨水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其小说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京华春梦》《啼笑因缘》等作品,深受观众好评。其实,张恨水除了擅长小说创作外,美文、杂文、评论、随感、琐记、漫谈、长文、短言、格言等各种形式运用更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譬如他在《市声拾趣》这篇千字文中,就绘声绘色地勾勒了北平冰酪、大花生、烤白薯、馄饨等小贩的吆喝声和其出摊时的场景。这些吆喝声有的优美如歌,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凄凉惨厉,可谓千姿百态,尽显凡人俗事的诗意和沧桑。在张恨水看来,北平小贩的吆喝声就是当地胡同文化的精髓之一。有了吆喝声,静谧的胡同一下子就有了生机。
事实上,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捕获到诗意和美好。前提是,你得像张恨水那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此外,你还得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品茗、听雨、寻幽、赏雪、抚琴,古人所推崇的这些雅事,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你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参与其中,非但体会不到其中旨趣,反而会如坐针毡一般难受。这个凡尘俗世,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每个人赶的时间不一样。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想要成为的人。所以,慢一点也没关系,多花点时间在路上也没关系。
譬如老舍先生三十多岁时,曾在《又是一年芳草绿》中谈到,自己是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靠写作得些报酬养活自己与家里人。稿子能发则发,不能发也不强求。稿费多也好少也罢,自己只管写作就行了。对于自己的作品,从来不会拿他们当作宝贝。对于做人,老舍也是如此,不希望自己是个完人,因为根本做不到。老舍先生的忠告是,世界的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他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特别是小孩。老舍先生此说何意?在我看来,小孩的特点就是天真活泼,如果你时时处处少年老成,与同龄人迥异,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与老舍先生的幽默风趣行文不同,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干嘛呢?”买菜做饭,观赏花草,这些日常小事都能被汪曾祺品出“诗意”。汪曾祺在散文《草木春秋》中,阐述了木芙蓉、甜菜、车前子、紫穗槐等植物的形状、审美和食用价值。万般滋味,都是生活。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漫游,我们能感受到其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文字技巧,同时也会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现实生活。
彭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