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王彬的长篇小说《丰泰庵》,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奈。在网上的“明史迷”圈子里,一直以来都有着巨大的话题和流量,它们无一例外,都紧紧围绕着明朝的灭亡,以此延伸出重重争论:明朝亡于何时?亡于何人?亡于何因?有人说:明朝亡于嘉靖。“神剧”《大明王朝1566》中,那位沉迷长生、敛财无度、驾驭百官的嘉靖帝可说是刻画得很成功的明朝君王形象了,他的那句“往来问道无言说,月在青天水在瓶”和著名的“朝中无忠奸”论一直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名场面”。
王彬的长篇小说《丰泰庵》中,同样刻画了一个极为成功的明朝帝王形象。如果说《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是影视方面最成功的,那么《丰泰庵》中的崇祯在小说领域也是不遑多让。不同于嘉靖的城府极深、手段高明,崇祯在当皇帝上确实显得太过耿直和幼稚了。与后金侵略者交锋时,崇祯竟然误中反间计,偏听则暗,落入了反间计的陷阱,将一代名将袁崇焕处死;在他刚刚即位时,尚能励精图治、一心为国,但在作者对他执政过程的描写中,读者慢慢发现他好像热情有余,但实际上却对很多问题束手无策,显得他能力不足、刚愎自用。
小说也以长平公主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从正面、侧面刻画了崇祯皇帝性格形成的原因。第三者的独特叙事角度让读者有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觉,看到崇祯皇帝屡屡犯错,导致危机接踵而至,难免感到憋屈、郁闷,甚至是生气。
《丰泰庵》并不是一部旨在让人看得爽、看得痛快的作品。像《锦衣卫》《绣春刀》这样的“爽片”放在明末这个残酷的大环境下绝对是童话故事。《丰泰庵》更像一部冷门电影《大明劫》:人类在天灾人祸面前是多么渺小,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国运昌盛,万事水到渠成,皇帝的一嗔一怒、一嬉一笑,都能被解读为圣贤的举动,史官有一万种褒扬的词语来形容他。但一个皇帝若在位时内外交困、天怒人怨,那就完蛋了,这位皇帝面临难以破局的困境,很难保持从容,心态失衡下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解读为无能之举,史官有一万种贬低的词语来讽刺他。
无法破局,有个人的因素,但更具决定性的还是明朝的社会结构和自然因素。《丰泰庵》中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接轨,不再像以前的其他类似作品只针对本国本朝以及在位君王,而是放眼整个世界,不但细致地讲述了崇祯皇帝与天主教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还有大明王室与外族之间隐约的血脉联系等,将整个明末历史放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舞台里,扩展了作品站位和视野。
还有,小说借学者之口提到“明朝实际上亡于‘小冰河期’”的观点,这也是“明史迷”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所谓“小冰河期”,就是全球气温骤降,夏季旱灾,雨季洪灾,冬季极寒,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民不聊生。纵观世界,“小冰河期”让莱茵河、塞纳河冻结;极端天气使冰岛、丹麦等北方国家连年出现大规模死伤,他们所信奉的“万神殿”告诉他们:选择侵略别国来争取生存空间。
而从小接受了儒家教育、在诗书经文的浸染中长大的崇祯皇帝,却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向全天下人民写“罪己诏”。尽管他的心中可能存在着不情愿的情绪,但是明朝封建社会的结构注定了一切的天灾都要由天子承担,一切的人祸都要归罪于天子治国不力。《丰泰庵》里的崇祯好似“千斤顶”,他被迫担下所有罪责。
一方面,他并不信奉“朝中无奸臣也无忠臣,只要皇帝需要的,就是忠臣”的诡辩,不善于扣帽子、搞党争,凡事亲力亲为,所谓做多错多,加上他的治国水平确实一般,许多忠臣良将的建议他并未采纳,甚至遭到了罢免或杀害。
另一方面,明末“小冰河期”带来的灾害程度远远大于嘉靖时期。常年的洪涝导致多省的堤坝破旧不堪,各地粮食减产导致本就不多的税收雪上加霜。这样的窘境早在永乐时期就有了,到了明末,制造局敛财成惯例,军队腐败,边防穷困,导致倭寇、海盗兴起,贸易收入大大降低,朝廷只能加重赋税对抗灾祸。但是此举无异于恶性循环:重税激起农民起义,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又不得不加大缴税的力度,更多的人起义了……《丰泰庵》里,建州铁骑来了,西北义军来了,崇祯走上了煤山,挂在了那棵老歪脖子树上,“忠臣都故去了,大明焉有不亡之理!”明末的局势是一盘死棋,换成朱棣来,结局未必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王朝可悲可叹的悲剧,是王侯将相的悲剧,更是百姓的悲剧。
在王彬引领我们打开了视野的前提下,长平公主的视角中,这位充满个人性格缺陷、犯下诸多大错的亡国君主崇祯皇帝,竟然凭借着一颗顽强而热忱的心,硬是让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续了十几年的命,正是有着种种缺陷的一个个人,成就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也许,在如今烟火弥香、肃穆宁静的丰泰庵里,悲剧已然散去,剩下的,是一个个凡人在尘世中书写的史诗。他们用波折的一生写下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化作书香,萦绕在寺庙穹顶的瓦片缝隙中,升腾在寺庙正中央的大鼎里,任由后人评说……
陈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