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述强的文字,让人真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一篇篇对事物有深邃洞察的文字,使人领略到汉语之美,以及这些文字背后一个作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细心的读者还会聆听到语言深处回荡着的一缕古典情韵。
何述强的书,总给人一种静的意境,如《细雨和记忆中的黄栀子》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将夜景写得多么静、多么美。何述强的作品就是以静为特点构成的美。
要比较深刻地理解和读懂一本书,只能全身心地投入作者写作的思想状态中,尽可能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体验作者那细微的表现手法,比如何述强作品中那种幽静的文字所构成的内容。
得知己不易,遇好书更难。系统地阅读他的书,就能无限靠近他的“静”,享受他的“静”。
“往夜,老鼠在天花板上怦怦迈步。激活了一股可以湮灭人的潮水、又像是一阵滚动的雷声在天空穿行。整座房子为之震动。”当我早上醒来,翻翻床头《隔岸灯火》里的文章《与谁共舞》,仿佛我的天花板上也有响声。不对呀!我头顶上不可能有老鼠。哦,原来是我的记忆回到儿时老家,那间用水泥袋纸糊搭起来的天花板上,每天在静静的夜里突然响起的鼠行声音。往下看:“如果是干燥的夜晚,还可以听到窗外落叶的声响,很清脆,也很意味深长。这短促的声音使得夜晚更加宁静。”“白天一个人站在伸出江边的平台上,看着江水静静地流,一种清脆而短促的声音会忽然响彻了清静无为的天空,你好像也被它忽然映照了一下。一片落叶,离开枝头时发出一种声响,触地时又发出一种声响,这两种声响之间是一道美丽的弧线,是连串旋转的舞蹈……”看看吧,这个就是静的境界了。通过这些文字,你可以在静的世界里听到蝴蝶的歌唱,听到植物细胞的呼吸。这显然是一种境界。没想到何述强先生写得如此精致细腻。我一骨碌坐起,一口气把文章看完。我想这片枯黄的树叶落地的最后一响,就是它生命的最后表达。在它凄婉动人地往下飘落的瞬间有何述强先生善良、睿智的眼光注视着,算是这片叶子的好运了。无需享受什么葬花葬叶的待遇。
稳住情绪,感悟自然界里的一块石头、一座山、一条河在历史风霜的侵蚀下万古不变,一棵树、一间房、一条路在风雨的敲击下枯死和残破。爱情、友谊、忠诚会在考验面前体现出坚贞和崩塌。
“所有的山水,都是我们内心的山水。它需要我们沉静下来,才能看清它们,欣赏它们。”
何述强这样点出了沉静地看问题的重要。在写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个族群在添丁后举行的对圣母感恩仪式上,极具民族特色的仪式场面震撼了他的心,顿感当地民族文化是那么的生动,传承是那样的完整。面对这些文化遗产,作家在静静思考,如何挖掘和继承、保护和发扬特色民族文化项目,深感任重道远。
这“静”的境界,我们不能单从作品中意境的描写中去发现和体验,而要善于领悟作家的文字词汇里所蕴含的其他意义和字面上其他深刻的思想内容。比如《隔岸灯火》写道:“一盏隔岸的灯火都是一朵花。四季不凋的灯花。它包含的能量比世间任何一种花都大。那么,哪一朵灯花初初开放?哪一朵灯花激烈燃情?而又是哪一朵灯花忽然凋零,消逝在彼岸高高低低的窗口?像流星消逝在浩渺的夜空,像晶亮闪动的情人的眸子,忽然低垂在波浪般起伏的胸前,再也无法捕捉。而这一切,都进行得那么的悄无声息,那么的寂寞动人。”静静一想,难道作家说的只是灯火,没有其他的东西?这个就需要我们每个读者冷静地思考。
“从三江回来后的好几个深夜,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侗天湖。极有可能是深夜的寂静唤醒了心中的宁静。”何述强的作品为什么对静的境界有如此执着的追求,缘于他对静的境界很向往,他和他的作品太需要静了,不但他文章中意境喜欢用静来表达,读者要领会其意思内容也需要静静地研究领略。
何述强的散文不仅文字美,意境幽静空灵,而且内容包罗万象。作家在写作前做足功课。先贤的“格物致知”对他是适用的,他对所有材料不充分掌握是不动笔的。各种人物、各种数字、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在每个时期的思想言行转变和考证等,这么大的工作量需要作者身体力行,博览群书,融通消化,旁征博引。
在读完散文《聆听湘江 回首苍茫》一文后,我感叹作者对写作的认真态度。文章内容真实、全面、系统地还原了那段残酷、悲壮、血腥的历史场面。作家为了写这篇文章,阅读了大量相关的历史书籍,做好了各种方案上的准备,又亲临湘江故址采访,写作之前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那简直是经历了另一场湘江战役!他的心灵也一定在黑夜中狂奔,穿行。当我看到文章压题的红军雕塑,照片上那刚毅的眼神,不禁肃然起敬。何述强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那段历史,层次清晰、激情生动地描述了战役中惊心动魄的场景。他让年轻的一代重新认识这场战役,通过各种人物、地点、时间、数字加深了对这场战役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乌雷的那一场雨》给了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动力。从一场普通的雨开始,让我们慢慢了解珠江流域大大小小的伏波庙有数百个之多,告诉我们这伏波庙与马援将军有关。当年马援将军南下平叛之余在这里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亲民、近民、安民。为缅怀将军的功德建了伏波庙。我们还了解到钦州乌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站点和始发港。中原的瓷器、丝绸通过这里下南洋、出西洋、印度、阿拉伯。乌雷之所以有伏波庙是因为马援将军在征讨交趾时曾在此驻军两个月休整、练兵、修船。文章清晰地告诉我们伏波庙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作家真实描写了这段历史的创伤。在何述强的很多散文及其他的文章内容里对所涉及的题材、对应的历史人物和典故非常熟悉。马援将军的故事说得丰满生动,有根有据,真实可信,与当地文化融合紧密,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充实自身知识,增强阅读兴趣和动力。
“刚刚到乌雷时下着小雨,正当我准备走进伏波庙时,雨越下越大。于是在乌雷庙我经受过一场大雨,没有雷声,并不是所有的雨都需要有雷声。同样道理,并不是所有的雷都需要伴着雨滴。况且有些雷声是听不到的,有些雨是无形的没有声音的雷有时候更加震动心灵。”面对这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何述强这两年进入了丰收的年份和收获的季节。他出版了《百鸟衣——羽光绚丽的传奇》《重整内心的山水》《时间之野》等几部作品,为我们打开了解他文学内心的大门。
这几本书反映了他在写作上的丰硕成果和不懈地追求,看到他的思想、胸怀及志向,领略到了他艺术上的不凡与才华。
何述强散文精选集《时间之野》一经出版便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广西多地自发举行了作品朗读会,多家媒体发表书评。这在电子书盛行的今天显得非常特别,也说明了只要是好书,纸质书本仍然可以拥抱主流阅读。《时间之野》与《隔岸灯火》一样,都凝结着厚厚的赤子衷肠,故土情结。书中透出的家国情怀、诗意浪漫,以及语言文字跳荡的金石之声、弦外之音,令读者叹服。
家乡的田园山水母亲般的哺育成就了作家何述强,看他从家乡的山路上风尘仆仆地一路走来,走上了文学殿堂。他对家乡深怀感情:“好像是烧制一个什么器皿,在做坯的过程中,尚差一把土,得到土的故乡补抓一把,有了这把土,器皿的分量就足了。”这是他文章中的一句话,可见作家与故土是不能分开的。
韦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