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对现实世界的凝视,对经验世界的梳理,也是对理想世界的眺望。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凝视,对经验世界的梳理,对理想世界的眺望,从而展开生命的想象,去建构一个全新的诗性的、诗意的世界,这是世宾作为诗人毕生要完成的任务。世宾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抱持着高贵的灵魂、无畏的精神和朴实的信念,坚定地行走在去往诗意世界的途中。无论是诗学研究还是诗歌创作,世宾身上都有一种突出的特质,那就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及由此生发开来的诗意的、诗性的想象。随着对世宾新诗集《交叉路口》的深入阅读,更加深了这样一种印象。诗承载着我们无法感知的个人对生命本身所负有的责任,具有天然的纯粹性和神圣性,诗集里的很多诗,都充盈着关于宽阔生命的想象与思考,指向灵魂的庙宇。
比如《春寒料峭的一朵黄花》这首诗,其中就蕴含着让人再三反复咀嚼的意味。生命如黄花,不断地超越现实,引发了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思考和想象。一朵黄花的盛开,在万木绝望赴死的萧瑟的情景里,像哀乐的合唱中一声清音给人以希望,“像那被压抑的傲世一呼/召回了大地时序的足音”。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同时又是强大的,从一朵黄花突兀的开放,上升到灵魂和精神的高度,归于生命的思考与承担,并借此建构了一个充满尊严的、宽阔的诗意空间,诗人的生命关怀在这里与大地时序的足音融汇在一起。
《山坡上的一片竹林》也是如此,在舒缓的节奏推进中绽放着想象的光芒和生命的力量。一片竹林“像一座巨大的绿色喷池”,合奏着生命的乐章。不管多么暴戾的风,它们都能轻轻反弹,即便经历反复砍伐,“压抑在地下,快要腐朽的东西/便会通过根脉,重新送上枝头”,它们不会慌乱,因为它们已经历磨难,它们“生长的欲望/ 更加强烈、持久,短暂的生殖/足以形成新的合奏”。脆弱而坚韧的竹林对抗着暴风和锋利刀斧的重重威压,“雄心从未停息”,生命从未低头妥协和转身退缩,一个在诗人想象中的充满尊严的诗意世界油然诞生。
对新诗集的探究看出来,世宾的写作带着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呈现出一种端正的抒情态度。他的诗,一方面接近情感的自然状态,坚持诗的抒情本质,一方面则接近意志与理性的层面,在抒情与思考中展示着诗的魅力。他对当下对历史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既谨慎介入当下现实与现实产生联系,又与现实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陷入碎片化的烦琐日常,甚至毫不妥协地展开批判,在对抗着这个不完整世界的同时,修整着世界残缺、受伤、黑暗的部分,呈现世界的伤痕和痛感,并且勇敢地面对它,直到这些痛苦和伤痕燃烧为漫天飞舞的火苗。世宾从个体经验出发,从诗的角度,以诗的方式,展开生命可能的想象,富有智慧地处理现实处境,并善于将“常规的经验变成美学的经验”(宋琳语),从而建构一个新的世界空间。比如这一首《荷花》:
荷花从碧绿的荷池中升起
一朵一朵,给单调的绿喷溅上色彩
给一成不变的夏天,带来奇迹
荷叶细小,星星点点
整个初夏,都那么畏葸
只有荷花从碧绿中升起
荷塘才点染了色彩、惊喜
才有了略微顺畅的呼吸
而在更早一些,这些被压抑的藕尖
在污泥的黑暗中,酝酿、潜行
努力越过石头的障碍
像我们的命运一样,拒绝
一连串的恐吓、洗劫
从污浊中,把自己洗净
从沉闷的深渊中挺立
荷花分明也听见风的呼唤,摇摆着
挣扎着,它从沉默的群体中
感受到力,正从块茎的通道
向它推送过来,把它举到了
乏味的荷塘上空
这首诗里透露着诗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掌控力。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切入想象中的场景:一朵一朵荷花从荷池升起,以拟人手法呈现穿越痛苦黑暗历尽艰难洗礼的生命:“这些被压抑的藕尖/在污泥的黑暗中,酝酿、潜行/努力越过石头的障碍/....../从沉闷的深渊中挺立”,并联想到人类自己的命途,追寻生命的意义:“像我们的命运一样,拒绝/一连串的恐吓、洗劫/从污浊中,把自己洗净”。诗人由浅入深,借用荷花不断上升的直觉的力量,呈现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这不是事物本身的世界,而是事物的意义的世界),将一个隐匿的、被遮蔽的世界向世人敞开,从而建构起一个新的诗性的、诗意的新世界:“它从沉默的群体中/感受到力,正从块茎的通道/向它推送过来,把它举到了/乏味的荷塘上空”。
世宾一直坚持沿着“完整性写作”的方向,思考人类如何诗意地活着这一路径,逐渐形成了关于生命和境界美学的想象。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世宾的写作视野更开阔,写作姿势更独立,写作方式更娴熟,思想性和审美水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他一边以不断发展的诗学理念推动着诗歌创作,同时又警惕陷入深奥而枯燥乏味的理念,以不断探索的诗歌文本验证和完善着诗学理论,以一种意味深长的体验和想象,深入到生命深处去探寻生存的价值,探寻历史经验和文化价值的精神资源,从而建构起一个存在于生命里的诗歌世界。他以一种乐观的姿态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类的现实困境,展望对于人类未来的关怀。在错综复杂的现代关系中,世宾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认知体现了他的生命意识。
认定一位诗人成熟与否的标准,必然是他有能力游刃有余处理好他与他自己和他的当代世界的关系。通过对诗集《交叉路口》的深入阅读,愈加感受到世宾对自身对当下现实对世界日渐深沉的领悟,他告诉我们:诗是与世界的对话。他具有独立的宽阔的判断,怀抱着一颗澎湃的良心,带着现实关怀,勇敢坚定地走在人生路上。他深入地切入当下世界,又谨慎地和现实保持距离,以审视的眼光对待远处的历史和近处的当下,勇敢地梳理并批判这个世界,以人的完整构建诗歌的完整,满怀梦想建造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诗歌大厦,体现了对当代社会的勇敢承担。世宾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是在描述日常世界,也不是在呈现客观世界,更不是在挖掘经验世界,而是在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理想世界,更为可贵的是,这个心灵世界和理想世界还是一个秩序的世界,生长着枝叶茂盛的精神之树与灵魂之径。这种独特的写作策略,充分体现了世宾充满智慧的广阔视野及勃勃雄心。他甚至在《光明之地》一诗中直接描摹、想象并抵达了那一个世界:
那世界的确存在,却难以描述
它既存在于高处,也处于幽暗的体内
它既是那难以捉摸的无限性
深藏于有限性温热的躯壳中
置于最高处的顶端,却无法踏入
可以被看见,却只是一个召唤
有人尝试过向它靠近
它却用虚无来盛放肉身
相反的情形也同样存在
最易朽的肉身,在疼痛的忽然间
有了醒悟,它也随之出现
你可以内观,并与之对话
但你不能寄望它会为你安放
它总用退却与有限性保持距离
有人在对话中,曾遇见
森林、湖泊、豹子和已逝的灵魂
但那,都是物体精灵的投影
是的,它不与你所在的世界重叠
却也从未远离。它听见你的呼告
并有可能在黑暗中向你现身
《光明之地》这首诗,或许可以作为一条钥匙,打开世宾的诗意世界。光明之地就是世宾念念不忘的“宽阔的、高远的,被人类文化所支撑的、有尊严的世界”。这是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无法描述但却真实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无所不在,不断召唤着诗人向它靠近。在世宾的诗里,世界有一个倾斜的轮廓,投下灰色的变形的影子。这个孤独的世界,有异于人们肉眼所见的烟火尘世,是诗人头脑中产生的闪电与风暴,是一个难以描述却又让人向往或者欲罢不能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并非凭空出现,也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与现实世界关系千丝万缕并有着切肤之痛的存在。
而《秋天》这首诗,则是一扇窗,让读者隐约感受到了诗人意会中的一个隐形的世界。诗是对不可言说的言说,诗人在幻想中看到一个人生活在完好无损、轻轻摇晃的世界,而另一个世界,他也存在着,而且正有人替他活着......人的生命中会呈现出许多未曾意料的东西,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身之内和之外无法言说的充满意蕴的空间,一个与生命相关又无限幽远深奥的生存奥秘。他从日常中撤离,被那莫名的“充盈的无”所召引,潜入一个隐匿的,被遮蔽的,还未完全敞开的世界,开启生命里一个未曾意料的神秘视域,人们就在这个神奇的新世界相遇。
世界看起来还完好无损
一样的晴朗、爽畅
植物还在风中轻轻摇摆
但这只是其中一面,你恰好还在
——事实上,另一面,你也在
只是你的感觉还未醒来
在沉默那面,有人正在替你活着
如果不远处的这一面突然降临
他们只是失散多年的亲人
重新与你相遇
——此时你不用惊愕,或者欢迎
你们原本就是一体
只是你还没有看见
(《秋天》)
写作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某种方式,诗正是我们用以拒绝精神崩塌的内在力量,它源于诗人的良知和真诚。在真诚地不断追寻人类美好情感美好事物消除痛苦和黑暗的艰难过程中,世宾的诗里有一个坚定的诗歌自我,这个本质性的自我,以身经历之,以心体验之,以反思领悟之,驱动着他面向生命自觉观照现实生存,去创造一个区别于现实的新世界。面对困惑、迷茫、痛苦、黑暗、恐慌、孤独,面对一切混沌或美好,诗人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精神的声音,并通过诗歌建立一个心灵的国度。世宾甚至直接用个人的身体对抗着生命的痛感,写出了《疾病》《痛风症》《晕眩症》《咳嗽》《肉体》等一系列关于身体与疾病的诗歌。世宾的很多诗,都呈现出了对这个人世深深的悲悯和批判:一个陌生人的死去,也是 /——我的一部分/那个死去的人,他的痛/会在一个活着的人身上重现(《警告》),“它只活在自己痛苦的伤口里”/起初的裂缝——疼痛的觉醒/让它看见了漏光(《林中空地》),一个人,轻如鸿毛/在这莽莽的群山间/却是群山最重的一部分(《构成》)如果此时它颤动/ 寂静的世界就开始沸腾/所有的执拗互不相容/交叉路口就来到书写的中心(《交叉路口》),手推车进进出出/仿佛在引渡/让废品们重生(《废品收购站》),因为孤高/这个湖,把自己抬升到了山顶(《冬湖》)。
世宾既是思想者,又是实验者,他把对大地和天空的凝视,把对生命和苦难的哲思,把对时代和历史的梳理,把对人类和存在和文化的关怀……凡此种种,反复放置于显微镜下,周而复始……他的内心热情又厚重,开阔又幽深,他总是在做内心的深思与观望,他倾耳聆听那幽深处发出的声音,那广大神秘的领域,那反射至心灵房间里的一束光,他收集那光。他在写作中用心灵擦亮语言的光泽,着力唤醒晦暗的生命存在,缩短语言与生存的距离。他坚持深入处理语言的外延与内涵的关系,呈现语言背后蕴藏的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他的诗写得澄澈、纯净、节制,充满暗示,散发着一阵阵语言的幽香,仿如一位气沉丹田的伐木者,他目光坚定,手起斧落,木头应声破开,毫不拖泥带水。总体来说,世宾的诗歌语言是一种觉醒的语言,他的诗朴实,粗犷,是一种觉醒的诗,闪烁着人性温度及哲思之光。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