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仰建是阳江本土诗坛的老大哥,深受诗友们敬重。这种尊重源于他淳厚的性情、对本土诗坛不遗余力的付出,以及其一直以来对诗歌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正是写作,奠定了他作为诗人的本色形象。继《水仙》《我终于感到自己是多么的陌生》等诗集之后,颜仰建近期又推出了全新集子《山河有知》,展示出不俗的创作力,令人佩服不已。
《山河有知》是一部创见独到的诗集,集中抒写了阳江山水风物,当中的一山一海、一江一湖在诗人笔下皆有灵性,与诗人相互唱和,相互成就,为我们带来一部独具个人风格的“地方志”。从中,我们不仅领略到阳江秀美山水所赋予以诗人的滋养,更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这片乡土的壮阔依恋——诗人的笔名“漠阳子”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的情感归属。任何一个写作者的创作都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他的写作基础和立足点。颜仰建从家乡出发,接着又返身回去,以一个赤子的姿态来歌颂地方山水,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大爱,一种大情怀。这部诗集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抒情的笔法完成了整体调度,虽然山有“山部”,河有“河部”,湖有“湖部”,但综合起来却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最后“山河合奏”,宛若一出真实上演的“印象阳江”山水剧。
读完《山河有知》,我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因为大爱之中必然遮蔽了小爱;宏大的山水颂歌必然使诗人收起日常一面;而抒情的大篇幅运用犹如瀑布一般,挤压了叙述的细水长流。可以说,《山河有知》成功树立起来的风格整饬的写作范式,恰恰对诗人进行了某种丰富性的遮蔽,我相信诗人有另一面的表达手段和艺术呈现。果不其然,在2023年第一期《蓝鲨》中,我读到了另外一个颜仰建:细腻、平实,却依然蕴含着深沉的爱。最重要一点,其摆脱了单纯、直白的抒情,采用巧妙的叙述推进,情感反而显得微妙而更富层次感。我对其中一首《生存法则》尤为喜欢,故在此作详细分析——
你一塌糊涂,好像小人国的孩子
脾气却像猴王
好吧,亲爱的,我是个糟糕透顶的倒霉蛋
你却笑着把我从头到脚赞了一个遍
首先在第一节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亲密的爷孙关系,通过两次反转表现出来。诗人一上来就说孙子(或孙女)“一塌糊涂”,像小人国的孩子,本应天真烂漫,然而“脾气却像猴王”,有一种天生的叛逆,喜欢与大人对着干。第一个反转让诗人有些无奈,只好妥协,自认“倒霉”——“好吧,亲爱的,我是个糟糕透顶的倒霉蛋”。正当诗人气馁之时,轮到孙儿出来反转剧情:只见他(她)笑着用暖心的话把“我”哄了一遍,让诗人大为受用,不得不原谅他(她)此前的所有行为。从语气轻松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孙儿可是满眼的宠溺,两者关系十分融洽,虽然生活中不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插曲。
我对你说:为人要诚实
譬如不要用阳光,月光
或者风,或者雨
甚至一个眼神
来表达你的思想
因为生活不是诗
我说了很多次,也举了很多例子
你眨眨眼,又眨眨眼,说
是的,荆棘不会绕开我们
只有我们绕开荆棘
因为生活不是诗
大人对孩子爱的表现之一,是进行教育灌输——以过来人的经验向孩子传授各种“避坑法则”。在大人看来,这当然是生存法则:“为人要诚实/譬如不要用阳光,月光/或者风,或者雨/甚至一个眼神/来表达你的思想”,最终的结论是“因为生活不是诗”。在这里,写诗的爷爷变得现实起来,以至于抛开诗人的身份向晚辈劝诫:生活是生活,诗是诗,不要将两者掺和在一起。如果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请用切实的词语来进行。诗句中的“诚实”其实是“实诚”,表达恳切之意。为了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举了不少例子,有一种喋喋不休、婆婆妈妈的感觉——这里写活了爷爷既可爱又令人讨厌的形象。对此,孩子是如何应对的呢?接着往下看。
刚开始时,孩子肯定不太理解,因为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诗歌的世界,单纯、洁净、美好,而这正是诗人所担心的。只见他(她)“眨眨眼,又眨眨眼”,在努力消化爷爷的忠告。沿着“因为生活不是诗”的思路,他(她)说出了这句话:“是的,荆棘不会绕开我们/只有我们绕开荆棘”。应该说,孩子理解了诗人的意思,且以诗人的结论回呛了他——多少有些不服气,或者不甘心,两种理念在他(她)的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下面一节诗就是印证:
你的眸子有着惊恐,有着不甘
似乎有一把很钝很钝的锯子
在你心里来回拉着
那种痛苦隐秘而难以掩饰
因为爱,诗人残忍地摧毁了孩子眼中诗意的世界。虽然多少理解,也明白到现实世界充满了种种不公与危险,但在孩子的心中难免作着各种斗争:“似乎有一把很钝很钝的锯子/在你心里来回拉着”,这个描写很真实,得益于诗人细心的观察和想象。为此,诗人放心不下,决定走进孩子的生活中去看一看。
我试图走进去,走进你的房间
生活总有灰尘,不把那些灰尘抹去
就不能敞开明亮的窗子
我却发现,你的房子窗明几净
处处透着馨香
你是个认真生活的孩子
我一时失去了舌头的灵动
只是紧盯着你的眼
你躲闪着,羞涩得如欲语还休的玫瑰
玫瑰,要蒙受多少日光,雨水,和灰尘
才会开放得如此绚丽
然而诗人吃惊地发现,孩子内心保持的诗性让他(她)的生活窗明几净,“处处透着馨香”。这个发现让诗人说不出话来(更多的,应该是惊喜吧)。最后,他不得不相信,正是诗歌开头的阳光、月光、风雨,还有现实中的灰尘,共同培育了这棵坚强的“玫瑰”。要知道,玫瑰也是有刺的哦!这当然让诗人放下心来。敏锐的读者读到这儿,也许就读出来了——诗人所宠溺的,是一位可爱的小孙女。诗的结尾,是一个美好的寄望:
生活是诗
我希望,我能从你的诗中
读出生活的愉悦
这个结尾处理得相当巧妙。其一,从诗人一直强调的“生活不是诗”到“生活是诗”这个结论,来了一个大反转,证明诗人的态度或立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二,“我希望,我能从你的诗中/读出生活的愉悦”,这表明诗人的角色已由爷爷变成孙女,两者进行了角色互换。爷爷抛开生活的诗化,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了一次切实的、反对诗的教育,但在最后,他又被孙女诗意的世界所折服,向诗歌作了一次心悦诚服的投诚——原来孙女才是真正的诗者。
诗题《生存法则》也相当贴切,有些意味联系上下文就能够轻易体会到。在这首诗中,诗歌所肩负的任务并不是教育的功能性,即用诗意去教化人们如何如何,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似乎是反对教育的,然而通读下来我们会发现,它将我们当中的现实主义者狠狠地“教育”了一番,却不显山露水。这当然要归功于作者的充分调度,以及叙述技巧的纯熟运用。“生活需要诗歌吗?”“当然需要!”这是诗歌最终给出的答案,却也不是直接表露出来的。如果采用抒情的方式处理,应该是另一种推进过程。从这首诗决然摒弃抒情的表现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颜仰建的这个反转让我们始料未及,但又不由得暗暗叫好。
谭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