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社会一直倡导读书,但能抽时间静心读书的人屈指可数,现实生活的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加上电子产品的诱惑,许多人将阅读一事抛之脑后。于真正爱读书的人而言,不管处于何种境地,总能给阅读留一点时间,只因热爱阅读,便心甘情愿偷一点时间,抢一点时间,挤一点时间投身于书本。
欧阳修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马上、枕上、厕上,被誉为古人读书的“三上”。在马上读书,漫漫长途的寂寞将变得妙趣横生;于枕边读书,放下一整天的疲惫,在忙碌中觅得一份心静;厕上读书,原本空白的时间被文字填补,虽拘于一隅,精神却在无边的世界里遨游。古人读书的“三上”告诉我们,心中深怀对阅读的热爱,每天就抢一点投身阅读。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日日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身上长年累月都是泥土的味道,如此忙碌的父亲,却一直保留着读报的习惯。报纸是当村长的大伯订的,大伯忙于村中事务,无暇阅读,每日傍晚如期而至的报纸被堆在角落。父亲深觉可惜,每日出门时,信手取一份,夹在腋下,带到田间。到了田里,他将报纸和家里带来的白开水一同置于龙眼树下。休息时,他便坐在树头下,伴着清风,翻阅报纸。年幼的我,看着父亲安静地靠在树头,好奇地问:“爸爸,你看报纸,为什么不在家里看呀?”父亲笑笑,说:“抢一点时间看看报纸,回家可能有别的事情忙碌,这么忙下来,昨天的报纸就错过了。”“抢一点时间看报”一话,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着父亲的样子,我每天放学,到湖里放鸭子时,手里也捧一本书,坐在树头,伴着蓝天白云,盛夏凉风,沉浸于书中的世界,那一两个小时的阅读时光仿佛是偷来的,回家时,心满意足,一身欢愉。
工作以后,放在阅读上的时间寥寥可数,抢一点时间来阅读变得尤为重要。平日里,我袋子里习惯放一本书,等车时、乘地铁时的闲暇时间都可以抢来读书;我的床头也时时放着书籍,方便睡前阅读;办公桌旁也放了小小的书架,上班的边角料时间,随取随读。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若常把阅读一事记心头,我们就能每天抢到时间阅读。
魏晋时期的董遇性格朴实不善言辞,但是喜爱学习。有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教,只是说:“必须先读一百遍。”求学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空闲的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空闲的时间,下雨天每时每刻都是空闲的时间。”原来,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古已有之,但正如,董遇所言,应当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冬天、夜晚、下雨天,生活中的一切边角料的时间都可以抢来读书。
苏轼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读书开阔眼界,滋养精神,孕育气质,读书是一件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抢一点时间读书,让读书逐渐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定会受益终身。
作者:龚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