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对人心灵的滋养,阅读实则是“悦读”。
平时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躺着阅读,读书让人心情安静。这时尘世淡去,思绪全转移至书中,不再关注渺小的自我,进入一种更广阔的境界,像马儿奔驰在原野上。
生活中常常听到周围人的抱怨。抱怨工作不好,抱怨待遇不公等,心理极不平衡。据我猜测,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不爱读书,如果他爱读书、多读些好书,开启智慧,这些抱怨就不会有的。因为抱怨对自己没什么用,不如有时间去提升自己。
人总以为自己强大了,心就会筑起一道墙,只要围得密不透风,不被别人看见内心波澜汹涌的情绪,便是成熟的人。现在流行一句话:“优秀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绪。”人如果把情绪戒掉了,无论何事不愁不喜,岂不是行尸走肉,了无生趣。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有情绪是一件正常的事。
一本好书就像药房,它的每一篇就是药粒,且药效持久。读书好比是一帖药,善读者可以消除愚昧,使人明智。阅读这帖药,能够更好地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具有解郁和宣泄的效果。《素问·举痛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面对情绪,不是堵,不是围,不是忍,最好的养生,其实是疏通情绪。心通便气血顺畅,少生疾病。
当书读进去时,心就会静下来,仿佛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愉悦,心境开阔,一切烦恼也就远离了。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疾法”,理就在此。
国外的心理学家还极力倡导“诗歌疗法”,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身心健康。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大脑是人的司令部。脑神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的整个机体,如果脑神毛病百出,就会引起人体各个部位的病变。而读书,则是保持人脑智能旺达,延缓大脑老化的有效途径。
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当然读书久了,也要散散步,听听音乐,活动筋骨。读书可视作养生的一味药。
孙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