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听到“读书有什么用?”的诘问。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话题,更是一个经常谈论的话题。
说起这个话题,我想起一副对联:“胸有文墨怀欲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副对联强调了读书对于个人气质和修养的重要性。意味着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见识广博,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和风度,焕发出光华。
这里就讲到“气”的问题。
说到“气”,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讲得很深刻很精辟。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人也是由理和气构成,人之性也就与理、气相关,纯属于理的“天命之性”和受到气影响的“气质之性”有不同的区别。朱熹对读书的目的(作用)讲得非常透彻。归结为一句话,读书就是为了养气,养清正淳厚通达之气。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等不良思想也随之泛滥 。追求物质享受、沉湎于精神刺激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多少人忽视了读书学习与精神的提高。有些人不愿意读书,不喜欢读书。不懂得通过读书涵养心灵,养成清正淳厚通达的“气质之性”。
孟子说:“一棵小树,假若要使它长大,都晓得如何去培养,至于本人,都不晓得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及爱一棵小树吗?”孟子的这段话令人醍醐灌顶,顿时醒悟。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气质,为什么一些人气质儒雅,举止彬彬有礼,谈吐生动有趣。而有些人却粗鲁失礼,开口俗不可耐。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意思就是说,人要是不读书,一天后会变得庸俗,两天后对人说话毫无趣味,三天后脸部表情可怕,面目狰狞,令人厌恶。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人的气质唯有读书可以改变,甚至还可改变人的骨相,真可谓医愚的灵丹妙药。
有时会听到有人评论,说某某艺人像花瓶,这就是说某某艺人只有漂亮脸蛋而没有气质。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在图书馆工作的女子说,她平时没有什么化妆品,最好的化妆品就是读书。这说明她懂得读书的作用。我曾以此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刊登于《湛江日报》。
林语堂曾说:“一个女孩子七分扮相三分气质只二分,三分扮相七分气质就八分。就是说女孩子有了气质更漂亮。”这说明了气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人说,以前读过的很多书都忘记了,好像看不到有什么作用。读书不能太过功利,不要希求读了书就立竿见影。就好像一个人,小的时候吃了很多东西,而大部分食品已记不清是什么了,但它们已经变成了人的骨和肉。
读书也是这样,你以往读过的书,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气质。已潜在你的精气神里。
它们虽然没有立即就能帮你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却能开阔你的眼界,拓宽你的思路,增长你的见识,帮助你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记得年少时在文艺团体,经常下乡演出,环境非常艰苦,人生观又处于形成阶段,我们坚持读书,追求知识,乐在其中。当年我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被他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感动和影响。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就想起书中主人公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顽强勇敢的意志,顿觉豁然开朗,从心里油生出一股无穷的力量。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遇上了恩师陈湘,他教导我们“要多读书,勤思考。”“人要有一点精神的。”“树立正气,远离庸俗。”恩师这些话几十年来一直响在耳边,激励我们努力读书,树立上进心,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个人的花容月貌,最终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唯有读书一生都不会褪色,给予人永不凋谢的精神气质。
我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读书,不少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明代心学创立者王阳明在立德、立功、立言都卓有成就,其智慧和成就都得益于读书。他三十七岁被贬到贵阳龙场。这个地方很荒僻,环境十分恶劣,王阳明靠读书涵养心性,依靠精神的力量、内心的强大度过人生绝境,创立了心学。那里的人很野蛮,没有接受什么教化。他就教他们读书,通过读书发现自己的本心,而致良知。王阳明说:“圣贤之道,吾心自足,不用外求。”就是说,只要你勤奋读书,用心求学,致良知,人人都可做圣贤。当然,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做圣贤,况且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圣贤。只是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什么是源头活水,读书学习就是源头活水。这个源头活水会滋润和塑造生命,会令人活得从容淡定,活得洒脱自在,活出精气神。
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