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是冰心先生集龚自珍的联语。经历了沧海桑田,仍然神清气定,胸间的大海高山,常常跃动于思乡的梦中,该是如何的潇洒。此刻,我想用此联形容于凤静教授出版了《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之际的心情。
认识于教授是在20年前,笔者的第一印象依稀是衣着考究、举止谦谨、说话细声细气的学术小妹——不少博士生都是那样的。不料十几年间,她不仅多次拿到了国家级项目、获奖接二连三,而且俨然成了文化传播的重量级教授。
费尔巴哈说:“人是人、文化、历史的产物。”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乡村的灵魂和精神,既是振兴乡村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振兴乡村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实力。非遗的有效传播是保护遗产、提升乡村文化品质的渠道,更是拉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依托新媒体传播的特色和优势,在促进武陵山片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激活非遗的经济潜能,以低成本在乡村实现非遗自身的经济价值,是于著的研究指向。
武陵山片区的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完整性、共享性和乡村特色。正因为如此,对武陵山片区非遗价值的认识,必须纳入到武陵山社会发展的整体系统中,尤其是乡村振兴的总体格局中,才能认清其发展的态势和前景,避免碎片化、零散化的结论和认识而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意义。于著通过对湖南花垣县、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恩施市等四个典型县(市)非遗新媒体传播的深入调查及资料分析,对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总体概况及各地区“非遗+扶贫”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非遗新媒体传播总体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些成果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
与非遗保护的实绩相比,非遗的传播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一直是非遗传播与传承的短板。以网站和“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以其精准性、开放性、互动性、体验性和低成本,突破了时间、文化背景、地域和人际传承的限制,展示了新的巨大优势。
凤静教授带领团队深入武陵山片区,采集民风,走访非遗传人,搜集鲜活的传播案例,探寻了推进武陵山片区非遗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媒体传播策略,对激活乡村非遗自身的经济潜能,提供了明晰的思路。于著关于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从传播的内容特色、定位、主要渠道、方式、规模及与非遗文化传播相关的政策制度、新闻活动、人才培养、学术活动等全要素、全环节展开,重点提出了大众参与策略、渗透策略、整合策略以及引导策略。
综观近年来我国非遗新媒体传播的研究,新媒体传播的关注点主要在保护与传承;对非遗作为特色小镇建设、文化旅游开发的植入元素发挥其经济功能虽有所关注,但依托新媒体在乡村实现经济价值的策略研究明显欠缺。另外,针对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的经济效能进行个案打造与整体观照的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因此,该书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而且,重点探讨武陵山片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可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亦可为片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振兴策略、文化传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于凤静教授擅长田野调查,问题意识强烈,非遗传播与乡村振兴是其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深入的调研、丰富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切实的分析和现实的观照等,在此书中均有突出表现,显示学者的理论素养,也展露出其浓厚的乡土情怀。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物质资源拉动,转向为精神和物质资源双向拉动”,人的创造性思维与文化传播活动成为财富创造与积累的关键变量。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媒体传播蕴含着巨大的优势与潜能,祝愿于凤静教授在此研究领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