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驷马桥的成都,杜甫草堂的成都,薛涛井的成都,陆游牡丹花下的成都,再到当下汉语新诗中的巴蜀诗群……被誉为诗歌之城的成都,锦江中的诗意,似乎已被诗词先贤和写新诗的众人写得足够多了。在当下,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叠加的现在的成都,如何写诗?写什么样的诗?对这些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2024年7月初,成都诗人、《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用一本诗集《新成都诗歌》(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收入他近些年创作的几十首关于成都的诗作,谱写出他一个人的成都“诗游”地图。在诗集《新成都诗歌》里,我们看到龚学敏在成都各处的“诗游”踪迹:在取自杜甫《客至》的腌卤店“盘飧市”,“读一首唐诗,我便在成都的菜谱中/得一味秘方”;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仍在使用的《成都邮电大楼》,看“时间的白鹭蘸着锦江水/用暑袜街的手臂,给成都/盖上了第一枚邮戳”;他还会到邛崃花楸山“给一株古茶树命名”;下雪的日子在都江堰“听陈大华兄吹尺八”;在下班从地铁口出来时,享受《成都傍晚的莫舍咖啡》;去画廊欣赏油画家的油画《花儿卓玛》;在《商业中心楼顶的蓝花楹》,他发现“天空的蓝被掐成一朵朵,安放在/从商标的刀片丛中,挣脱的/树枝上”;他注意到《杜甫草堂围墙上的流浪猫》,写“我相信源起,如同相信汉字的猫,终将/会为唐诗戍边”……不难看出,这些诗的风格写得轻松,有妙趣。从名胜古迹到生活场景,从人文自然到日常美食……都进入他的笔下,化为一篇篇诗。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龚学敏,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长大。直到2009年才因工作定居成都。对他而言,对成都的最初印象跟都江堰有关,“是从灌县的宝瓶口流出来的。”幼年生活的时代书籍匮乏,一本已经翻得没了封面与封底的小册子上,他看到有一节说成都。“其中,一个小插图,绘的便是宝瓶口。这是成都平原在我认知里的起源。”定居成都15年,龚学敏与成都这座城市的肉身距离近了,但心理上却并不怎么亲密。“成都越来越大,从开始坐出租车,坐公交车,到现在坐网约车,坐地铁去上班。从去超市购物,到菜市场买菜。从居家的西门附近活动,单位周边打麻将,到现在花一个多小时在天府新区吃饭。成都与我之间,还是一个隔字。”写完这批诗,龚学敏感到自己“与成都的关系是更加深入了。”每个人都有写诗的方式。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但诗品归根结底是人品。作为国内重要的诗歌刊物主编,龚学敏日常工作要跟各种诗人、诗作打交道,他越来越喜欢那些把诗歌“写着玩”的人,而不是抱着浓烈的功利心写的诗,“‘写着玩’的人,也就是将诗歌当成兴趣与爱好的人,越来越少。也可以说写诗的人纯粹的越来越少,这是诗歌的悲哀。”作为一名诗歌创作者,龚学敏对诗歌在当下的命运有诸多思考。他非常确信认为,在AI面前,众多的写作,将来都会面临无意义。而且当下诗歌的表达方式也正发生多元化,融入其他艺术体裁里,比如很多歌手都将诗歌融入到他们的创作者中,甚至帮助鲍勃·迪伦拿走了诺贝尔奖。将来还会不会出现新的艺术门类,从诗歌中再分一杯羹?诗歌到最后还会留下什么?思考到深处,但龚学敏对诗歌的未来保有信心,“人类不管发展到什么地步,他都需要诗歌呈现出一片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精神世界,从而让人类的创造显得更加丰沛。”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