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生活在零陵区一个小乡村。我的爷爷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听长辈们说,他本来有机会提干,但由于家庭原因,却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生养他的那个穷山沟,守护他年迈的母亲。在我的印象中,爷爷在农作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土砖房光线差,他每次都会搬一条凳子到厨房门口,坐在那里读书。他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只有到了吃饭时间,屁股才会离开那条凳子。看书时,他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卷一支旱烟吞云吐雾,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过,每次我从他跟前经过,他都会抬起头来,微笑着打趣我说:“女仔啊,你这么早就回来了啊?”我很生气,觉得爷爷在拿我取乐,便没好气地回怼他,但他从不与我计较,低头继续看书。我很好奇爷爷读的到底是什么书,为什么他总是那么投入,那么着迷。为了一探究竟,有一天,我趁爷爷不在家,偷偷翻看了他的书,我发现书中的句子晦涩难懂。瞬间,一种对爷爷的崇敬之情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原来爷爷能够读懂这么深奥的书!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春秋左传》这部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竟傻傻地以为这本书名叫春秋左“传”(chuán)。直到上初中后,我学习了历史和文言文,才知道那个字在这里读作“传”(zhuàn),并且知道了书里写的都是文言文。难怪当时我一句也读不懂。
后来爷爷离我们而去了。因为与爷爷共度的时光并不多,我本以为自己不会太难过,但那天我的泪水还是像洪水决了堤,止不住地流,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许,爷爷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我觉得那本《春秋左传》是他留给我的最珍贵的财富。我指的是,留在我心底的财富。
上高中以后,我开始广泛地阅读,买书也变成了我最大的爱好。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每个月父母给的零花钱少得可怜,所以我没有多余的钱买那些“闲书”“杂书”,只能趁每周日下午放假跟同学一起到校外的书摊买盗版书。那时候,我们会精心挑选一些纸张厚的、印刷清晰的、看起来像正版书的盗版书,每次选到了“好书”,我都会兴奋地睡不着觉。有一次,我鬼使神差地跑到新华书店去看书。进入书店后,摆放在“外国名著”区域的一本封面橙黄的书瞬间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自觉地上前拿起那本书翻看起来,原来是卢梭的《忏悔录》。那时,我早已经知道卢梭这位大名鼎鼎的思想家,以及他那本声名远播的《忏悔录》。这本书是如此精致,它的封面设计、纸张、印刷和排版,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暗下决心,就是几天不吃不喝也要买下这本书。然后,我又下意识地看了看书的标价,上面赫然写着:定价78元,瞬间我心凉了半截。新华书店不打折,我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一笔天价的购书款。
回到学校后,我一连几天都在惦记着那本近乎完美的《忏悔录》,可终究还是无计可施。不过,命运总是垂青有心人。几天后,学校突然发布了一则演讲比赛的公告,据老师说,一等奖可得到一定奖金。我百感交集,一方面,我想得到这些奖金,用来买书;另一方面,我当时演讲经验不足,而且普通话带有一些黄田铺口音,心里根本没有底。经过短暂思考,我还是鼓足勇气报了名,最后有惊无险地拿到了奖金。细想起来,我取胜的关键应该是演讲稿比较出彩,这跟我平时热爱阅读是分不开的。就在拿到奖金的那个周日的下午,一放学我就独自飞奔到新华书店,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那本价格不菲的《忏悔录》。这本书我一直珍藏到大学,后来被同学借走,就再也没找到了。
现在,爷爷早已离我远去,他那本《春秋左传》我并没有接着读下去,我的那本《忏悔录》也早已不知所踪。不过,对于书本的热爱俨然成了我身体的基因密码,阅读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阅读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它的价值是无穷无尽的,无法用称和尺子去衡量。爷爷的一生平凡而渺小,但是他的行为影响了我。他的思想没有被现实所禁锢,没有为贫穷所折服,他热爱着自己的热爱,追逐着自己的追逐。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他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阅读对他最好的回馈。
陈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