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边的绿化带上,有一个褐色的雕像,儿子指着雕像问我:“妈妈,这个人是谁?”“他是吴老师,名叫吴炳才的好老师。”“那他肩上挑着一担什么?”“他挑着他一生的剪报,挑着知识,他的肩挑的就是一所移动图书馆。”儿子很不解,我为他耐心地讲解吴老师的故事,那也是我儿时难忘的故事。
儿时,我就读于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有一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怪人”,他穿一身旧青色的中山装,戴一副大黑框眼镜和一顶旧草帽,肩上挑着一担子“破烂”。他挑着担子,一走进学校大门,立刻引来了乡村学生们看热闹,大家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围着他。有大胆的孩子问:“你挑着什么?来卖好吃的吗?”“你是收破烂的吗?牙膏皮要不要?”他一边放下担子,一边摘下旧草帽用它来扇风,然后笑着说:“我是给你们送好看的东西来的。”“什么好看的东西?有丝巾发夹吗?”“有弹珠吗?”学生们把他围得水泄不通,等他打开破箱子。这时,老校长老远就笑着跑来了,一边跑一边说,“吴老师大老远来,辛苦了,先去喝杯茶再说。”“不,不,不,先找个地方把我的这些宝贝挂起来让孩子们先看,时间金贵,等下再喝茶也不迟。”校长连忙叫来了几个男老师来帮忙,然后为我们介绍吴老师。原来他不是卖东西的,更不是收破烂的,是专门来送剪报给学生们看的。那一张张一米多长的剪报,有花花绿绿的各种报纸精美的插图,有各种文章,以及科普知识、卫生知识等,还有吴老师自己收藏的毛主席像、各种小人书,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挪不动眼睛。展览现场,吴老师一幅幅地为孩子们讲解,孩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他那不起眼的一担“破烂”,展开来就是一个小小图书馆,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那时候,乡村学校根本没有图书馆,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图书馆,农村家庭贫穷,根本买不起书,也看不到什么报纸,我们能看的文字图画就是学校发的几本教科书。
吴老师当年在县城一所中专教书,平时爱读书剪报。那时交通不便,他希望广大农村的孩子能阅读图书馆里的藏书和报纸,便想了这个好办法,就是用自己的肩头,挑着一个小“图书馆”下乡,走村串校,到各个偏远学校和村庄,让乡下孩子们读书看报。
一个人,一副担子,脚走到哪,就把“图书馆”挑到哪儿。人力有限,他就浓缩精华,把剪下来的文章,粘贴集中在一张张自制的剪报上。只要没有课,只要放寒暑假,他就挑着担子,去乡下,去乡村学校,让孩子们来读书看报。吴老师平时进学校,放假进村庄,几十年如一日。等我读初中了,碰到吴老师又把“图书馆”送到了我就读的初中。
这恐怕是全国最小的图书馆。肩上“图书馆”,这是乡村最早的流动图书馆,脚走到哪,图书馆就建在哪;这是成本最少的图书馆,只有一副担子、一个“管理员”。
现在,我在黄石也看见了“流动图书馆”,把大巴车布置成图书馆的样子,把车开到乡村去开到社区去,供人们阅读,这种流动图书馆,方便了居民群众的阅读。
看到这情景,我就想起当年的吴炳才老师肩上“图书馆”,那些有趣的书籍、丰富的剪报滋润了多少孩子幼小的心灵。
遥想当年,在贫穷的乡村,肩上“图书馆”帮助了多少孩子打开了读书之门,种下了多少阅读种子,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和力量啊!
作者: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