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李德南的《“我”与“世界”的现象学》是我的案头书。在这部论述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的学术著作里,作者融合了文学与哲学,通过文本细读与哲学解读的方法,为读者梳理出了史铁生作品的精神脉络,并以其整体作品为舟,带领我们驶过丰饶之海,抵达思想的群岛。在我的写作瓶颈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星辰时刻——是召唤,是启明,也是顿悟。在此之后,我又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创作,带着为思想赋形的全新领悟。
《为思想寻找词语》是李德南最新的著作,收录了他近些年创作的一些长文章,内容是关于批评与写作的思考,涉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这部著作延续了《“我”与“世界”的现象学》的精神特质,是更深远更阔达的思想画卷。经过哲学与文学的双重学术训练,让李德南的批评文本天然具有哲学意蕴与文学内涵,而他同时又是小说家,因此文本又多了创作者的视角——他是观看者,又是被观看者;他是镜子,又是镜像。正是由于视野多元丰富的特质,让他的批评文本成了敞开性的存在——他不仅仅是解构文本,更是将文本化为思想景观,而每个漫游其中的人都会被其思想所照见,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瞥见自我的灵光。
如何让隐藏在文本后的思想显形?如何让这些显形的思想对接日常生活经验?如何让经验化后的思想启迪更丰富的人生?这些问题需要作者本人深厚的学养与独特的目光。在游走于不同文本中,李德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关乎于生命本质与生活奥义的批评路径,从而让这些批评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学术加工品,而是有生活热情并带有多种意义指向的思想品。比如在对电影《她》的评论中,作者并不是对电影剧情进行简单化罗列和复述,而是以分析式的话语进入文本内部,其“在场性”与“解构性”让沉默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产生了对话关系,并邀请读者进入其思想的王国。在对《她》进行文本分析后,李德南看到了蕴藏在这部电影背后的哲学命题:现代自我的困境及其出路。以这个命题为出发点,作者阐释了其中的思想内涵,而立足点是整个现代西方的思想史,而他也借此特别强调了康德的经典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以及一个极其重要并关乎所有人的问题:人是什么?以评论这部关于未来生活的电影的文本为载体,李德南接通了当下生活与历史语境,由此通向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并借此提出了富有哲思的洞见:“彻底的个人主义只会将人引向虚无,看不到意义的存在。”并进一步指出:“过度封闭是没有出路的。最终,我们在肯定‘我’的自我时,必须注意到他人也有自我。”经过作者思辨化的精妙分析后,我们不仅看到了文本后的思想景观,还借此看到了自我的存在,看到了面纱背后的本真意义。对于现代性与主体性的关注,是李德南思想的核心领域。
除了《她》之外,另外两篇解读《黑镜》的文章也尤为精彩,富有启发意味。在解读《黑镜》之《国歌》时,李德南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对照文本,指出了人被异化后的荒诞处境,并由此看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西方社会民主政治的危机;二是技术娱乐带来的存在困境。关于第一个问题,李德南梳理了西方民主政体中关于民众的两种看法:前者以卢梭、密尔、洛克和笛卡尔等思想家为代表的传统民主理论,其认为民众是高超智慧和普世价值的代表,而后者则以古斯塔夫·勒庞与沃尔特·李普曼等理论家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各自反对的声音。关于第二个问题,李德南则引用了海德格尔与唐·伊德等思想家关于技术哲学的重要论断,绘制了关于技术哲学的重要精神图谱。更为重要的是,李德南并没有让这些理论只停留在纸上,而是以此为镜,来反映与反思我们当代人存在的精神困境与生活难题。在解读《一千五百万点数》时,李德南看到了影像表象后的本质——景观社会里的生存与死亡。在对照了居伊·德波、让·鲍德里亚、乔治·巴塔耶等思想家的不同看法后,李德南提出了自己关于景观世界与拟真世界的深刻反思,而这些思考与当下的每个思考者都息息相关。
除了这些影视剧之外,这本著作关注更多的依旧是文学,特别是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这两个领域。在关于城市文学的思考中,他提出了青年作家应该获得一种“新的叙事精神”,并进一步指出好的作品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自身,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明、理解我们的时代”。在关于文学批评的思考中,他提出“当代批评应该既有现场性,又有预见性”,而好的批评文章“能够给人带来感性与理性、诗性和智性的多重愉悦”,并且“能感受到批评家鲜明的主体性”。与此同时,在对史铁生、徐则臣、金理、张悦然、王威廉、陈崇正、陈再见、蔡东、川妮、何东等人作品的评论中,李德南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文本复述上,而是以不同文本为途中之镜,洞察思与言的奥秘,体悟存在与时间的奥义。
在通往思想的路上,李德南既看到了雾中风景,又将风景转述给未结伴的旅人。词语是石头、是花种、是土地、是雨露,而李德南擦掉了词语上的灰尘,为我们建造了有其强烈个人印记的思想花园。
丁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