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赠送《广西诗歌地理》一书,收录《给周敦颐》一诗。诗写得不错,从周敦颐父亲任职的桂岭起笔,借写莲来歌咏周子:“莲花的肤色,自有惊人的美艳/那绝不是风中摇曳的童话/但又有谁知道/其美艳的内心,就是/人民不断崇尚的谦卑与雅洁”。结尾升华主题:“我也想像你一样,先生一生爱莲,相看两不厌”。诗尾加注:“周敦颐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周辅成于大中祥符八年曾任贺州桂岭县(今广西贺县)知县,后为赠谏议大夫。北宋天禧元年,周敦颐出生在当时的桂岭县,青少年时期在桂岭读书求学,然后在桂岭循级应科举考试而直取进士”。殊不知,“应科举考试而直取进士”是想当然的败笔。无独有偶,周卓敏先生在出版《永州历代进士研究》一书时,编辑打来电话,询问为什么不写理学大师周敦颐?周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自然就不存在“进士”之说。
周敦颐父亲周辅成(967—1032),初为黄岗(今湖北黄岗市)县尉。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举进士后,升为桂岭县令。在桂岭任职一年多,便辞职归隐。周敦颐出生于天禧元年(1017),这时父母已回营道(道县)楼田村,他的少儿时期是在家乡度过的,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到十二三岁时,他已熟读“四书五经”,在家乡流传“命名五星堆”“月岩悟道”等传奇故事。谈及自己的志向,他对父亲说: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而是想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再吸收各家学说之精华,将儒家学说推进一步,以正人心,辟邪说。十五岁时因父亲去世便随母亲郑氏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投奔舅舅郑向。郑向,开封陈留人。进士出身,从大理评事起步,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为北宋政坛显宦。舅舅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外甥,在学习上精心指导,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周敦颐二十岁时,郑向为他举行了冠礼,还为他安排婚事,娶了职方郎中陆参之女为妻。《宋史·职官志》文臣荫补例:“太子太师至保和殿大学士,子,承奉郎;孙及期亲,承务郎;大功以下,登仕郎;异姓亲,将仕郎”。郑向因为有龙图阁直学士的头衔,加上在疏浚润州蒜山漕河及出使契丹等职事上有功,所以能够荫及异姓亲。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郑向得到一次按例封荫子侄的机会,于是将这次机会给了周敦颐。这次封荫,周得到的职位是试将作监主簿,亦即将作监的使用主簿,因母亲病逝,周敦颐守孝三年,仁宗康定元年(1040)才由吏部调任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正式进入官场。他一生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任中小官吏,为官廉洁、办事公正,关心教育、进行讲学,深得民心。留下《太极图说》《通书》等著作,仅六千余字,但“言约道大,文质而义精”,故成为宋代理学鼻祖,湖湘文化奠基人。
同为宋代大理学家的张栻,也是未经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的。张栻父亲张浚,宋徽宗时进士,曾官至宰相。因力主抗金,受到秦桧排斥,多次遭贬,三次谪居永州,前后十七年。张栻六岁来永州随父生活,可以说是在永州成长成才的。隆兴元年(1163),三十岁的张栻“以荫补官,辟宣抚司督府收发室机宜文字,除直秘阁”。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在朝曾充侍讲,进直宝文阁,除秘阁修撰。张栻深受父亲思想的熏陶,学业的教诲,“自幼学,所教莫非仁义忠孝之实”。在永州时,他还到衡山随湖湘学派主要传人胡宏求学。胡宏称赞他:“圣门有人,吾道幸矣!”
张栻钻研理学,弘扬理学。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浚寓居长沙。张栻筑书院于城南妙高峰下,张浚题名“城南书院”,开始收徒讲学。隆兴二年(1164),张浚逝世。张栻为父守丧。乾道元年(1165),张栻受聘岳麓书院主持教事。乾道三年,张栻邀请朱熹来长沙,开展了著名的“朱张会讲”,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张栻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从学者达数千人,使书院闻名遐迩。试问,历史上有哪几位进士能达到如此境界?朱熹称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并讲述他受其深刻影响说:“余窃自悼其不敏,若穷人之无归。闻张钦夫(即张栻)得衡山胡氏学,则往而从问焉。钦夫告予以闻,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寝食”。张栻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东南三贤”,卒谥宣公。与周敦颐一样,“从祀孔庙”。还值得一提的是,张栻也跟父亲张浚一样,葬于宁乡,魂留湖湘大地。两人的墓葬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知道,隋唐以后实行科举,是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实行察举和推荐的选官办法,废除了门阀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为广大平民百姓子弟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打开方便之门,这是历史的进步,影响极为深远。当然,科举从诞生到发展,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科举也并非十全十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参加过四次科举考试才进士及第,后又两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才得高第,授集贤殿书院正字,负责校讎典籍,刊正文字,官职从九品上。他对科举考试的利弊有切身体会,在与落第学子的交流中,发表过一些真知灼见。贞元十三年(797),柳写了《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开头用具体数字和自己的经历,说明士子凭文章应试登第之难,有如“怀有美饵”用直钩钓鱼一样难有收获。接着说辛殆庶“专志于学”,文章写得生动而有文采,受到相国齐公和尚书侍郎的赏识和器重,无人可与争锋,然而三试都名落孙山,要不是受主考者压制,早就高中了。最后希望他得“仁人”之助,一刷下第之耻;嘱咐通过自我努力,以实现心中愿望。柳贬谪永州时,其大姐夫崔简的弟弟崔策,因“六选而不获”前来永州探访、从学。元和七年(812)柳写了《<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就科举发表看法。针对有人指责进士科考试弊病,想要以“孝悌经术兵农”等科目来取代它,柳认为“以今世尚进士,故凡天下家推其良,公卿大夫之名子弟,国之秀民举归之”。对通过科举这种形式来选拔人才给予充分肯定。问题不在科目本身,而在选人的原则。柳提出:研究他的文章,观察他的行为,考察他的智力,认为他能够教化人物的,就提升他。意思是通过科举考试加综合考察来决定是否任用。崔策学问文章、品行、性格均无可挑剔,而“六选不获”。柳希望朝廷设置有关部门,配置好的官员,来选拔崔策这样的人出仕。
对周敦颐、张栻的封荫补官,不妨看成是对科举制的一种补充,而实质上是古代封爵制的延续。古代封爵,从商周开始,一是对宗室的封爵,二是对功臣的封爵。郑向、张浚都属于高官、有功之臣,对他们的亲属封荫补官,就是对功臣的封爵。周敦颐、张栻的成长成才,主要依靠自己的刻苦学习,同时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学识水平不比进士差。同为因父在朝中任职而荫补将仕郎的刘克庄,因才华出众,宋理宗“赐其同进士出身”。景定二年(1261)正月,朝廷欲开科取士。皇上令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的刘克庄起草诏书。刘以他不是科第出身请辞。皇上还准备让他担任主考官,但刘同样以其身份为由力辞。或许是出于对进士的敬畏,或许是心中留有的阴影,或许是别的原因。景定五年(1264),刘克庄以焕章阁学士之职致仕。八十三岁逝世,谥文定。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传世,存诗四千五百首,是继陆游、辛弃疾之后最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被誉为宋末文宗。他的成就令万千进士望尘莫及。刘的祖父、父亲皆进士出身,本人是没有进士身份而胜似进士的人才。“儿女相携看市优”,刘的后代是否参加科举考试,情况不太清楚。周敦颐的长子周寿,元丰五年(1082)登第,曾与黄庭坚为同僚,彼此友善。其次子周焘,元祐三年(1088)登第,在杭州时与苏轼同官,亲如兄弟。有研究者认为,周焘的后裔,有一支迁徙浙江,“成为周恩来、鲁迅(周树人)的远祖”(张泽槐《周敦颐探秘》)。
在本文结束时,我不由想起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不问出身。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吕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