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收到荆州诗人浮石刚出版的诗集《闪电的锯齿撕扯着春天》,甚是欣慰。这是浮石爱诗多年的自选集,不能说首首精美,却是他的一部精心之作。我花了两天时间读完,被他的真心和诗情所打动。诗歌《程集老街》是书中第三辑中的一首,我读后不忍翻页,并多日念念不忘。它是一首怀旧之作,在一系列富有历史印迹和文化记忆的物象中,展开了那一抹浓郁的乡愁——
“碾压出深深车辙的独轮车不在/‘鲫鱼背’型青石板街还在//‘一声鸡鸣闻三县’的那只雄鸡不在/江陵、监利、石首还在//豪华的离宫荆台不在/楚王显赫的历史还在//南宋嘉定年间程姓的商贾不在/程的姓氏还在//‘程家集’的繁荣不在/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还在//镌刻的牌匾不在/对仗工整的文字骨骼还在//过去的尘烟已经不在/浮光掠影之中我沉重的肉身还在”(《程集老街》)
程家老街位于荆州监利市境内,是有名的文物旅游景区,史称“程家集”。春秋时期,楚王在此修建豪华的离宫——荆台,南宋嘉定年间成远近闻名的商埠,明清时期更成了江汉平原一个商贾云集的繁荣大集镇。这里遗存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色。专家称程集古镇的古民居是“最具湖北特色的商埠建筑”。诗人浮石来到这里,访古迹,思过往,心潮激荡,写下《程集老街》。这首诗分为七小节,每小节两行。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厚重感与沧桑感的画面,通过对老街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既精细地展现老街的古老风貌,更深刻地揭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开篇,“碾压出深深车辙的独轮车不在”一句,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怀旧与缅怀。“独轮车”作为老街上的历史见证者,可能还听得见“吱呀”的回响,其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更迭。然而,紧接着的“‘鲫鱼背’型青石板街还在”,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坚守与传承,“青石板街”如同一位老者,饱经沧桑,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一声鸡鸣闻三县”的那只雄鸡不在了,但江陵、监利、石首还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雄鸡”与“三县”的意象,既表达对往日盛景的怀念,也暗示老街对于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即便雄鸡已逝,但其所代表的繁荣与活力依旧在周边地区延展。“豪华的离宫荆台不在/楚王显赫的历史还在”,这一句进一步深化诗的主题。“离宫”与“楚王”虽已成为历史的云烟,但其所代表的文化与精神却永存于人们的心中。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文化的珍视。“南宋嘉定年间程姓的商贾不在/程的姓氏还在”,这里,诗人以程姓商贾的消失为引子,突出姓氏作为家族传承与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即便个体已逝,但家族与文化却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得以延续。“程家集”的繁荣不在,但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还在;镌刻的牌匾不在,但对仗工整的文字骨骼还在。这两小节,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老街在物质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变迁。尽管物质层面的繁荣已不复存在,但文化层面的精髓却依旧熠熠生辉。最后,“过去的尘烟已经不在/浮光掠影之中我沉重的肉身还在”,诗人以个人的视角切入,将个人的体验与历史的变迁相融合。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只是匆匆过客,只能是浮光掠影来人间一趟,但正是这些过客共同构成历史的丰富多彩与深邃厚重。诗人以“沉重”之身心介入到所见所感之中,给历史与现实都增添了重量。全诗感情真挚,结构匀称,语言简练。“在”与“不在”七组对比运用,并非随意罗列,而是经过诗人审美过滤之后精心选择,既是简明扼要的景象铺陈,又是情景交融的深情抒写,正如《文心雕龙》所言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这首诗正是浮石“神与物游”的结晶。
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过程中,诗人不再是时代的佼佼者,他们必须在现实挤压与精神低迷的双重困境中,坚守诗歌的风雅和高贵。“虽然满口汉语,但已接近哑巴”,诗人浮石曾一度在“以怎样的语言、节奏、气息来呈现的纠结和苦痛中徘徊不前”,然而他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诗人,应该忍耐(而不是忍受)生存的孤独与世俗的摧残”。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一路前行,他会在“孤独”的夜空中发现星光闪烁,在“忍耐”的火焰中实现凤凰涅槃的。
李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