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信息化时代,读书的方式也变得快捷方便多了,但真正能沉下来读书的人不多了。然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细读书、慢读书、悟读书伴我们一生前行。正如梁晓声在其《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一书中说的那样,读书既需要个人潜心于书香,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细读此书,让我们走进文学名家梁晓声的读书世界。儿时,梁晓声的家贫,想购买一本书有些难,于是他同小伙伴凑钱买书看。母亲知道梁晓声爱看书,苦于家里没钱购买书,自己便去沙厂辛苦劳作,希望能给儿子挣来买书钱。梁晓声为此事深受感动,告诉自己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家里的贫穷面貌。这样的人生思考,为后来他当知青时,坚持抛弃外在干扰,一心扑在读书上作下铺垫。清贫岁月,枯燥生活,惟有读书带给梁晓声无尽的踏实感,为后来的文学之路点亮明灯。
明灯路上绝然不是通天大道,付出汗水与辛苦,相伴梁晓声的平凡生活。书中,我们看到一个读书相伴、与写书成就自己的梁晓声。如果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话,梁晓声在读书过程中感悟的人性的善良和弱点,正是这些点滴感受,落笔成书,撑起梁晓声在文坛上的高度。现实中,许多人认为读书是学生们的事,成人似乎与读书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但读书绝不是一时兴趣,更不可是功利性的满足一时工作需求,或是生活的解决,这需要时间,需要人生阅历相伴,读书才有自在乐趣与智慧,可以说,行走的人生,行走的读书,两者相互映衬又相互辅助。
当然,学生的任务是读书,除了课本内的读书,课外的读书也是格外重要。课内读书以升学目标为主,课外读书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主。在此书中,梁晓声说,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发现孩子在读书方面的闪光点,并加以细心指导,让孩子在读书中找到快乐,找到未来战胜困难的资本,知识储备多了,自然以后就有多种方式迎接挑战,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不惊不讶,坦然面对得失,从容面对人生。
人生之路何其难,并不是一时的感慨,一时冲动可以改变现实,而需要的是底气,底气来自哪?当然来自读书。梁晓声在读书中找到修行的快乐,带有禅意的感觉。这是一个读书人达到至高境界。可是,现实的人呢?快节奏的生活,信息化的时代,等待我们除了急躁和急功近利,有多少人可以沉下心来读书?那些热衷于快餐文化,热心于八卦信息,满足一时的娱乐感与新鲜感,但表面的快乐终究抵不过沉淀的智慧,时间久了,当生活失意或工作失落时,这样的人往往会变得惶恐不安起来,扪心自问,拿什么来面对未来?生活一旦失去信心,抵抗困难与失败失去了方向,前行就变得迷茫万分,人生的体验感就会一落千丈。就算时来运转,自己享尽人生奢华,但没有读书相伴,除去财富,精神的落空定然是人生的遗憾,既然满足现实的财富,何不在读书这件事多流汗水。
对读书这事,梁晓声的深刻感受是:“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读书,让个人看世界的眼光不同,看人生的态度不同,说不定追求的诗和远方就在脚下的日子,就在读书的细细时光中。
每年都有“读书日”,设立这个节日无非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读书,时时刻刻要读书,但多少人只把读书当作耳边风,或是置之不理,以为有钱走遍天下,细看梁晓声的这本《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道理,读书就是读人生,需要一辈子好好经营。
张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