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这10年》于2023年出版,是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近10年长江沿岸在治水治污、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成就,记录了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的历史性转折和变化。这本书集学术性、文学性、知识性和历史性于一体,用32万字浩大的篇幅跨越浩大的时空,从6000多年前的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炭化稻谷讲到几年前重庆钢铁集团的搬迁和治污升级,从青海玉树的长江源头追随到6000多千米外的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作者像一位对考古、农业、水利、化工等都非常感兴趣的博物学家,带读者经历了一场长江文明的寻根与体验之旅。这本书除了具有较强的生态学和史学价值,在跨界、跨文体写作上也有诸多创新之处,值得探讨和学习。
与20世纪3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报告文学形式相比,新时期的非虚构文学创作上具有三大创新点:凸显作者自我真实感受、独特观点和独立人格;实践跨学科、跨文体的“跨界”写作;介入史料,对话并重构历史。
传统报告文学,力求真实、客观地记录事件和描写人物。作者一般隐藏自己的存在和情感,以“上帝”之眼、“圣人”之心进行新闻报道和特写。比如夏衍的《包身工》、王石和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以及穆青、冯健和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即使有情感抒发,也是克制内敛的。
在《长江这10年》中,“我”的身影更是频繁出现,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我曾在金沙江昭通段感受那些不可思议的大坝,站在宜宾高铁站的广场上反复瞭望远处的乌蒙山地;我曾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以及荆江大堤上的引江济汉闸门前感受长江与汉江的新貌……”作者也曾在黄石长江岸边认识一株芦苇、一棵杨树、一条沟渠、一栋民居……作者的足迹和真实感受贯穿书的始末。写法上,作者不落俗套,纵横捭阖,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向世人描绘他们不曾了解的长江。作者以摄影机的精准度、直升机的高度和时光机的跨度书写长江,讲述长江古老的农业文明向农业现代化转变,工业文明向生态环保转型,汹涌澎湃的长江变成人水和谐的长江。
与传统报告文学相比,非虚构文学的第二个特点是跨学科、跨文体的“跨界”写作。国外作家中,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三部曲》,堪称此类作品中的经典。这种跨界性,既来自作者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求学经历、知识结构和职业生涯等,又来自现代社会对各个领域跨界融合的需求。当然,更有读者对作品精度、广度、深度和高度的要求,以及丰富的阅读体验的期待。
《长江这10年》不仅跨了文史哲,还跨到了理科与工科,涉及考古学、农学、水利水文、工业除污、生态保护多个领域。比如书中谈到,对炭化稻的植硅体进行“碳—14年代测定法”,可知它们生长的年代;植硅体半圆形侧面的鱼鳞状纹饰数量大于9,则大致可以判断为驯化稻,借此可以进一步推断该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年代。本书文学性较强,引用古诗文和楹联100多处,传说故事40多个,刻画人物100多人。书中引用楹联最妙之处大概是九江石钟山锁江亭上,清朝将领彭玉麟的题联: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名贤手笔,菩萨心肠,合古今天地之精灵,同此一山结束;蠡水烟,湓浦月,浔江涛,马当斜阳,匡庐瀑布,挹南北东西之胜景,全凭两眼收来。读到这样的楹联,读者会对历史人物更为景仰,对长江的雄奇瑰丽及沿岸的特色美景更加神往。这样的创新型写作让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第三个特点是作者介入史料,与历史对话,甚至重构历史。
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国内外的报纸、整理各类档案和文献的方式,重现1942年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灾情发生70年后,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1942》。
在《长江这10年》的创作中,作者也采用了很多史学研究的方法,与历史对话,溯本求源,甄别真伪。在长江流域悠久文明的大背景下,用文学的语言记载了2013年—2023年长江生态大保护、工业治污、治江治水、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
从《包身工》到《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再到《温故1942》和《长江这10年》,中国和世界的报告文学都经历了从传统叙事手法单一性和讲求刻板的真实性跃升到跨界、跨文体的丰富性、多样性,作者感受的真实性和思考的独立性,从复述历史跃升到重新建构历史。非虚构文学、非虚构小说正式走上了文学大舞台,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和发展谱写了动人的新篇章。
作者:关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