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海南省纪念李光诞辰945周年暨移置琼州878周年座谈会”在海南省图书馆举办。座谈会上,我见到了小老乡、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有济,并有幸得到他的赠书《李光居琼集》。海南省在重视东坡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启动对五公之一李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既拓展了东坡文化研究领域,也丰富了海南历史文化资源。在这方面,陈有济无疑是先行者。
李光在东坡离儋45年后,以67岁高龄“移置琼州”(1150年)再贬儋州,他贬谪居琼时间之长居五公之首。人生遭遇一如苏东坡的他,把东坡的人格精神作为效仿的偶像,把东坡的道德文章当成他寻找心灵治愈的良方。虽然李光生前时运不济,但他的人格光辉并没有被历史的阴霾遮盖,宋孝宗即位后,李光被追赠为资政殿学士,赐谥号为“庄简”。海南省苏学研究会会长李景新教授撰写的对联“岂止文忠留伟业,还从庄简觅高风”,是对苏东坡和李光曾经为海南历史文化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和概括。
李光居琼11年,他怀揣着敬苏崇苏的情怀,传播中原文化,热心儋州文教事业;他参加真率会交流,寻访东坡遗迹,论文考史,与士友交游,这些生平事迹在他自己的诗文都有详细记载。对海南文化文明进步有过贡献的他,因生活在“五公”的集体概念之中,被苏东坡的名声所遮掩,他在海南的善举善为知晓的人并不多。虽给海南留下近三百篇诗文,但这些诗文都散落各处,藏在深山人未知。他的生平故事及留下的丰富诗文史料缺乏系统的整理。800多年来,李光对海南人民所做的文化贡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缺憾,陈有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出于历史学人的责任感,收集、挖掘、整理李光居琼的文史资料,成为陈有济案头的紧迫工作。
陈有济是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在儋州历史文化相关领域作出了贡献。他专注于地方文化研究,注重对儋州历史的挖掘。他对苏、李两位居儋文化名家怀有深深的崇敬,对苏、李居儋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估与关注,并不断地进行挖掘探究。作为文史学者,陈有济知道李光的诗文和苏东坡的诗文一样能温润心田,能燃烧激情。多年之前他就着手李光居琼诗文集的收集,这是一件相当枯燥且耗时耗力的事情,但他凭着一颗为苏、李存史的匠人般的赤诚之心,凭着保存和传播苏、李历史文化的自觉行动,对李光留下的学术史料诗文作品做详尽的收集和系统整理。
著书立说者都知道,成书过程特别考验编著者的耐心及韧性。耐得住寂寞的陈有济甘坐冷板凳,沉下心扒古籍,《永乐大典》、《全宋文》、《全宋词》、李光《庄简集》、《海南府县志辑》、李光《读易详说》、《宋四家词人年谱》、《正德琼台志》、《舆地纪胜》等书籍被他扒了个遍。他钻到故纸堆里上下查找,不辞劳苦对这些古籍资料认真校对,真是下足了功夫。他将李光在琼写的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诗、词、表、书、记、碑、辞、铭、题跋、祭文墓志近300篇诗文摘录,系统地整理成册。现存李光贬谪海南期间留下近三百篇诗文作品,被陈有济收集于《李光居琼集》之中。这使有心于了解研究李光居琼生平事迹及诗文著作的读者们,一书在手了然于胸。
陈有济历经多年的收集、挖掘、研究,《李光居琼集》得以于2017年问世。书中所收录的李光作品中,有反映庶民百姓日常生活情景的,有颂扬冼夫人开疆拓土维护民族团结的,有为载酒堂弘扬文教、培育后学大唱赞歌的,有参与真率会和黎民和睦相处的,有描绘出儋州文化教育画卷的,这些诗文作品中跟苏东坡有关联的就有十几篇。其中《昌化军学记》、《儋耳庙碑》这两篇碑文是十分重要的文献,为后人了解儋州古代的学风和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李光居琼集》一书,把李光居琼期间那些温润岁月、照亮生命的诗文存留下来,把李光与东坡之间那种肝胆相照、灵魂相应的情怀记录下来,把李光对海南人民高山流水般情意的痕迹存留下来,把李光在琼居儋的历史文化遗迹保存下去。尽管李光贬谪海南期间留下的史料信息并不算多,但这些散落的遗珠被有心的陈有济用《李光居琼集》这根银丝线串连在一起,汇总到一块,成就了这串闪亮的珍珠,衬托出李光心系百姓疾苦、关爱众生、兼济天下之情怀。
人常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李光居琼集》这部凝聚着陈有济对李光居琼历史痴心收集研究的文集,可称得上是文必工、技必良的优秀著作。《李光居琼集》在2019年,荣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陈有济也在2024年被聘任为“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琼台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李光研究专业组组长。
手捧着《李光居琼集》此书,为陈有济有志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自觉行为所钦佩,也被李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所深深打动。感恩陈有济为保护东坡、李光历史遗存,用文化讲述,用文字存留,在弘扬历史文化、推动现代文明方面,作出了一份难得的贡献。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