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却很少打开阅读,并非内容不精彩,而是对着冰冷的手机阅读很费眼,也缺少了一种温度与情怀。我更喜欢拿着一张纸质的报纸,指间全是轻柔的感触,透窗而入的阳光栖在报上,和我一起阅读。
我爱上读报是受父亲的影响。记得读初中时,父亲订了几份报纸。每日饭后是父亲的读报时光,他专注而享受的神情强烈地吸引着我,于是忍不住也拿来读。父亲还喜欢查字典,遇见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意思,他都要搞明白。父亲在跟我们讲话的时候,经常会引用报纸上的一些事例,而登那些事情的报纸我也读过,却漏掉了。于是,再读报纸的时候,我也学着父亲仔细地读,果然收获良多。
在报界有个说法“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我以前读报主要是读文艺副刊,因为那一篇篇豆腐块般的文章或生活气息浓郁,让人感同身受;或充满趣味,让人心情放松;或蕴含哲理,给人启迪;或信息量丰富,让人收获多多。年龄渐长后,我对新闻也感兴趣起来,特别是从中年开始学写作后,需要从新闻中寻找素材写文章,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乐此不疲。
单位订了十几种报纸,有社会性综合报、专业性报纸等,我一有时间就去阅览室阅读。我先把一份报纸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再细细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经济、评论、心理、健康等版面都读,读到有用的就抄下来或用心记下来。几年前,单位有位同事不明原因地出现了乏力、体重增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找到病因,她很苦恼。我觉得她的症状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很像,便建议她去做甲减的相关检查,果然,一查就是。后来对症下药,同事的病情很快好转。同事夸我比医生还牛。我淡淡一笑说:“我在报纸上读到过关于这个病的报道,上面说的症状恰好跟你的一样,便想到可能是患了这个病。”
由于长期读报,知识面广,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轻松应对。三年前我家在市里买了新房,做窗帘时,家人提议做整面墙的。我想到以前在报纸上读过一篇关于做窗帘的文章,里面建议最好做窗户般大小的窗帘,这样清洗起来容易,也不浪费。于是,我说服家人,做了比窗户稍大一点的窗帘。装上后,效果不错,家人很满意,夸我聪明。我呵呵一笑,说是读报给了我智慧,让我摒弃了浮华,丰盈了内心,读报的益处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读报容易写作不易,有时辛辛苦苦投出去的稿子石沉大海,或者被编辑告知不采用,很受打击,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还是趁早放弃算了。这样想着,便不再动笔。但读报的习惯还是丢不下。一日,我在报纸上读到沈从文早些年给《晨报》副刊投稿时,主编孙伏园把他的来稿粘成一长串,当众展示后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沈从文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怨恨孙先生,而是直面自己只有小学学历的短板,发奋写作,大量阅读,练习各种题材,渐渐闯出自己的特点。
沈从文成功的经验告诉我,再大的作家也是从废稿堆里成长起来的,我受的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稿子没发表,就当练笔好了。再写,再投。这样想着,我又有动力了。于是,读报、思考、写作、投稿,成了我每天的主旋律。
读报,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给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让我的生活精彩纷呈、充实快乐。
作者:苏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