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叙事之路:虚构写作十讲》是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课堂讲义的讲稿,成书过程中几经修改完善,形成当下的体例。全书的十讲内容,前八讲重点围绕小说写作来谈,后两讲可看作是提供给读者的额外福利,一篇为如何以“创作诗学”为论域,写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篇为作者的学术演讲。两篇内容更趋宏观与整体认知,是作者创作观点的系统总结和重申强调。
关于“虚构写作”,作者在书中主要谈的是小说,但诚如张教授所言,就本质而言,所有的“写作”都是“虚构”活动,诗歌、散文等文体也包含在内。具有知名文学评论家和诗歌创作者双重身份的张清华,以虚构写作中的叙事和修辞问题为主线,既涉及文学、文化理论的精辟阐释,也有具体写作技法的细致研讨,深湛宏博,极具匠心。
作者认为,某种意义上,文学也就是虚构,属于“无中生有”的东西。文学的使命不是试图“书写现实”本身,而是凭借语言的另行创造,同时也是对现实进行透视和“透析”,找到“现实”赖以产生的缘由。作者在书中详尽阐释“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他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讲,这个世界的“虚构”是普遍的,所有的历史叙述,也都是文学叙述,本质上都是一个修辞活动。他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例,这部被公认为是信史的纪传体史书,就有关于“鸿门宴”的精彩描述。当时人物、情节、环境直至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都如电影放映般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么司马迁又是如何复原的现场,显然他是通过想象和需要虚构而来的,并且不让人产生质疑,这就是文学。而《史记》真正弘扬了中国“史传”叙事的特点,创造了“人本主义历史叙事”的范本。
作者认为,文学是“创造”,不是“反映”,不是现实什么样你照搬,不是把材料简单堆砌,而是把所有一切放到熊熊烈火当中,去冶炼出金银,冶炼出闪闪发亮的金属,或者从泥沙当中冶炼出透明的玻璃。这就涉及到小说的“艺术逻辑”。他以余华的《活着》为例,认为这部畅销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青睐,是余华按照艺术逻辑去虚构故事,讲了主人公福贵作为一个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因穷奢极欲最终潦倒落败。这种最终的结局符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和阅读欲望。从历史的角度,余华揭示了历史背面的故事,讲出富人失去一切的滋味,创作出别人没有的新意,这就是艺术逻辑的伟力。
虽然作者在书的《前言》中说,该书力求去知识化,贴近写作实际。但纵观全书,知识性系统性都很强。他对古代经典著作《红楼梦》《金瓶梅》;对现代鲁迅、钱钟书作品;对当代莫言、余华、格非的作品都做出独到的分析。特别是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一坛猪油》,作者在书中以单节详述,并多次以其援引举例,说明小说在戏剧性和道德训诫方面的成功之处。作者以鲁迅的“祥林嫂”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为例,谈及文学创作中的极简主义。他认为重复是造成“极简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通过衰减式重复,造成了极简主义的写作风格。作者认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在叙事学与美学上有示范意义,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回归传统的典范。格非写出了《红楼梦》式的小说,显然书作者的发现也是独具慧眼的。
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如何使作品的结构获得形式感;如何构建叙述的历史与无意识两种深度……这些文学写作的关键问题,张清华都用专业的阐析,独有的视角娓娓道来,阅读的过程,犹如聆听专家精彩的专业写作课。
苏童说:“张清华的体内密布着一个优秀小说家的基因。因为他的羞怯,虚构的实践只在心里发生。”《通向叙事之路:虚构写作十讲》,正是张清华在小说虚构的花园世界中造出的一座灯塔,当花园被照亮,他自己的创作主张就在幽深处浮现出来。
朱延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