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不少关于书写母亲的文章,最喜欢的还是梁晓声先生的《母亲》——平易近人的文字里,总能读到打动人心的故事;他的笔下,总能把为生活所奔波的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梁晓声的《母亲》是由五篇女性题材组成的小说,故事里有无私伟大的母亲,有为爱坚守一生的小姨,还有生不逢时的“姐姐”……这些故事中,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其中的“母亲”——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就是那位愿意吃苦耐劳、不论生活多么艰苦,都可以给孩子们带来积极向上的、有幸福感的人。
“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生活的艰苦,能让作为母亲的女人学会勤俭持家。然而,不舍得花钱乘车的母亲,却能在别人的质疑声中“大方”地给孩子一元五角去买书。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年轻的时候,家里离单位有一定的距离,但她每天都坚持走路上班。母亲总是说走路上班有益身体健康,其实我们都知道,她这样做,只不过是想把省下来的钱都攒起来,给我们姐弟俩买一些喜欢的课外图书而已。
是不是天下的母亲心里都有着同一个信念:读书能改变人生,所以才这么义无反顾地支持孩子买书、看书。
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母亲不仅支持作者看书,还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了足够幸福感和仪式感。
作者是这样写的:“母亲是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天同庆的节日,即使穿不上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尽管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她还想方设法美化我们的家”:即使家里四壁落土,顶棚落土,母亲还是会有拼尽自己残余的精力来打理这个家,使家里的面貌变得不一样……
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位母亲却能怀着美好的期待来打理家庭,养育孩子,实属不易。生活没有把母亲变得怨天尤人,却把孩子的命运牢牢地与母亲连接在一起。就像作者所写的那样:“我们依赖母亲而活着,像蒜苗之依赖于一颗蒜。”孩子依赖母亲,也依靠母亲。
读完书中写“母亲”的这部分,我哽咽了许久,书中母亲的伟大来自于平凡,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仅没有放弃生活的底线,反而用自己心里的光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心灵依靠。
其实,世间的母亲都一样,即使吃尽了生活的苦,也要给孩子留下甜;经历了岁月的磨练,给孩子留下了包容和依靠。
我想,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是我们在尘世间最后的包容和依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