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都市一隅,我拥有一间不大却温馨的书房。书架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科学,从哲学沉思到艺术鉴赏,它们像是我精神的粮仓,静静地等待着我去探索、去汲取。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与这些书籍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难以穿透的薄雾——“一读书就犯困”“想读书但是坚持不下去”“读完书就忘,感觉没读一样”……这些现象如同顽疾,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屡屡搁浅。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阅到了《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书中详细阐述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习,任何人都能在某个领域达到专业水平,甚至成为大师。那一刻,我仿佛被一道光照亮,意识到原来读书,这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活动,同样需要刻意练习。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我再次拿起那本屡读屡困的《百年孤独》。不同于以往随意翻阅,这次我决定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只读一章,但要对每一章的内容做详细的笔记,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起初,这并不容易,我时常感到思路混乱,难以抓住重点,但我没有放弃,坚持每天进行这项看似枯燥实则充满挑战的练习。
刻意练习的魅力在于,它要求我们走出舒适区,面对困难并克服它们。我开始加入读书社群,每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接受同伴的反馈和建议;我设置了阅读奖励机制,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或是一段短暂的散步时光;每读完一本书,我会间隔一段时间再回头复习笔记和关键内容,甚至尝试写书评或文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经过几个月的刻意练习,我发现自己读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曾经困扰我的那些问题,似乎都随着每一次的挑战与突破而烟消云散。更重要的是,我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那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是对自我边界的不断拓宽。
袁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