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黄浩老师的《黄土四季》,一股静与净的合力扑面而来。心灵的干净孕育了博大的静气,遍阅了岁月沧桑与人间万象的静气又净化了物质熏染过的心灵,于是在静与净的相互润养中诞生了无穷的力量,如土地般滋养了万物,在岁月静好中孕育着生命,也催生着死亡。但生与死在荒野的庙堂和屋宇中如钻天杨“毛茸茸的绿,挺立在明媚的阳光中,整个身躯呈现出一种生长的力量,它是向上的,蓬勃的,新鲜的能量源。”
只有心如赤子般纯净透明静气十足,才能看山则山虚怀若谷、看水则水容纳百川,心入万物则万物皆有了赤子之纯阳清澈的眸子,目光所及之处冰融草醒鸟鸣花开一派生机,生动地阐释了“大地蛰伏着无穷的力量”。笔者冷静的笔触不急不躁,随着二十四节气缓缓启程,接部就班却走得真诚久远。“‘咔嚓’一声,一块冰摔到水面,溅起水波,惊起了几条游鱼,冰像被鱼背着一样,更像鱼白色的翅膀。当雨水的三候渐渐起来,水獭开始捕鱼,鸿雁飞来,草木开始抽芽。”这是高原立春时萌动的力量。“阳光悬在头顶,饱满而热烈”“脱去了所有带着亮色的披挂,赤条条地让你看到本色”的黄土高原,没有描眉化妆,素颜纯净而充满了生活的底色。
黄浩挚爱黄河,心中有一个黄河赤子梦。那条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文明从这里发扬滋长;也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无数英雄故事在河畔上演,那是伟大而坚强的中华魂魄,也是怀揣赤子情的作者的灵魂寄居所。
看,在黄褐色群山中阳光下,一条闪电像银色巨龙在蜿蜒的大地上腾空而起,划过蔚蓝的天空,穿土磨石寻找着黑暗中奔海的方向。黄河的方向也是作者人生和写作的方向,这种执着如黄河水尽管裹挟着泥沙、被巨大的坚冰覆盖,却大气沉潜,有无坚不摧的力量,承载万物而自然运作。于是他的笔下淳朴的乡民在窑洞诗意地栖居,花草树木、鸡虫燕雀安之若素地过着宁静的生活。一花一世界,一字一珠玑,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动声色地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优美的文笔,充沛的感情,低调奢华的辞藻,令人叹服。
在《黄土四季》中,作者把自己积淀成了一条河,奔流中汇聚了无穷的力量。《天下黄河》中,他气定神闲踌躇满志地“从天际而来,带着颤动的音符,拨弄着这条万古而伟大的河流,不舍昼夜地奔流”。他懂得“黄河的颜色就是英雄的颜色,黄河就是一部中国的史诗,是流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一条河。”他虔诚地俯视晋陕大峡谷后,面对重峦叠嶂、怪石嶙峋的晋陕土石山区的高大河床,锁着滔滔的一条黄水,历经五千里路云和月,在九十九道弯曲回环的崎岖水路,也能找到一条奔海的正确方向。
目标锁定,一旦出发就虽九死而其犹未悔。他懂得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国大地上流淌了几千年,水泽中国,孕育出五千年灿若星辰的文化,唐诗的璀璨,纤夫号子的悲壮,稻花枣香的飘逸,都是她奔腾的浪花一朵。而他则是沧海取一粟,一粟成沧海。他懂得五千年的汤汤之水滋润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逐水而居的村庄、城市兴衰更迭,沧海桑田,都是黄皮肤民族永恒的家园。秦腔晋剧,奇石天书,以一筏而绝江河的老艄公曾在现代中国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懂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条大河的依傍,必然是悲哀的。没有黄河就没有中华民族,黄河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源头。
他是黄河的赤子,在黄河母亲面前激动得泪流满面,只因为黄河母亲慈祥的眼神看着他这个孤勇奋进的孩子。他像一个婴孩趴在母亲的身边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而幸福,只因汇入黄河是他赤诚的夙愿。他懂得“天下黄河一壶收”是这壶有比江河更宽广博大的胸怀,兼容不是毁灭,而是更强大的新生。是这把壶让这条黄色的河流凤凰涅槃,得以重生,展示出与奔流不同维度的另一种境界。是啊,大气沉潜的黄河容得下民族兴衰的伤痛,也撑得起刮骨疗伤的巨变。在苦难中奋勇地吼叫保卫黄河,呐喊保卫全中国,这种力量勇气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不屈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体现吗?
一把大壶装了一条汹涌澎湃的长河,一片黄土地养育了生机勃勃的万物生灵,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喧闹之后总归要回归平静,一年四季,春荣夏长秋枯冬藏周而复始地延续着大地飞歌,岁月的陶轮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永恒的创新进化。黄浩执着于对土地的深爱,悸动的心无时无刻不聆听着自然、触摸着大地,用千年文化与高天厚土的清风明月荡涤着自己的灵魂,在静与净中腾生出无穷的力量,反哺守护着这片热土,让黄土四季生力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