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每一本书,都在被每一个读者持续不断地更新着。”阅读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有的读者会思考“幸福”“激情”“陶醉”,这些在书里显得如此美好的词汇,在生活中到底意味着什么;有的读者会探究究竟福楼拜是如何用艺术手法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将平庸的人物和平淡无奇的生活,写得如此叫人拍手称快;有的读者会纳闷,为何福楼拜会直言不讳地呐喊“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想必作家梅思繁也会思考以上种种问题,只是对文字更敏锐的她,尤喜欢以味觉切入经典作品,从美食角度品读文学名著。于是乎,餐桌上那碗不起眼的洋葱汤,就成了她深度阅读的切入口。
优秀文学作家的喜好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都是严肃的生活观察家。正因为他们认真、执著、严苛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苦与甜,所以他们的文字可以打动热爱生活的读者。梅思繁热爱文学,也热爱生活。在她的新书《文学经典的味觉指南》中,她品读经典文字,以细腻的还原、犀利的解读、洒脱的书写,感受文学抚慰人心的神奇作用;她品尝美食,以灵敏的味觉、精湛的厨艺、耐心的琢磨,发现原来生活可因美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她将文学经典与味觉指南巧妙融合,尝试在舌尖上畅谈文学经典,借助味蕾激活诗意生活。
15篇短小精致的文章,解读15部经典作品。梅思繁善于选取小说中出现的某种食物和相关情节,进而利用饮食的记忆串起一个又一个意味深长的瞬间:当爱玛终于像疯子一样在癫狂中死去的那一刻,人生如夏花般绚烂的绮梦,也虚无地散落在那一碗不起眼的洋葱汤之中;皮皮不费吹灰之力做出的那一盘热乎乎的煎饼,不但是她成功走上独立之路的标志,同时也是她懂得怎样把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变得乐趣无穷的转折点;当饥饿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着汉姆生时,饥饿既教会了汉姆生如何挣扎拼搏、探索搜寻、燃烧创作,也教会了汉姆生如何拥有如野草顽石一般狂野开阔、生生不息的生命面目……除了定格文学世界一个个精彩瞬间,梅思繁还神奇地从中提炼出易于家常操作的佳肴烹调方法,这样一来,幸福的读者便可在阅读之余,参照制作方法照葫芦画瓢,穿越时空与曾经打动自己的文学人物共品一道美食。
若是我们无法轻易获得愉快的生活,那么想些巧妙的办法迂回前进,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梅思繁曾说:“写作是我的职业与激情,阅读是我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当阅毕她的新作《文学经典的味觉指南》,或许读者还会帮她补上一句“食物是我洞察世界的好帮手”。那一碗酸楚清甜的芒果酱,是对平凡人生的致敬,也是对甜蜜生活的感恩。那一份法式脆先生,不但可以充当行走在一场奢华的远大生活中的一道停歇小食,且能善意地提醒行者认真地反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那一道烤鸭配芜菁,甚至能让世人清晰地顿悟,生活原来真的如此美妙丰富:可以是一种没有虚假光环,没有虚伪造作,真切实在有血有肉的生活;也可以是一种将灵魂信仰与物质快乐糅合在一起的生活;还可以是一种允许自由呼吸,畅快奔跑,随意思考的生活;当然也可以是一种没有压迫和鄙视,在尊重理解和宽容中引领着你找到属于自己角落的生活;自然更是一种没有仇恨,流淌着爱和尊严的生活。一日三餐,本是庸常世俗之事,可在梅思繁的眼中、笔下、心里,食物生发出非比寻常的美妙滋味,能够看尽生活百态,能够品尝人情冷暖,能够领悟世间奥妙。
细读文学经典,细品舌尖美食,真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儿。尝试读一读梅思繁用汉语演绎的一段抑扬顿挫的法式长句:“当父亲的背影早已变得苍老孱弱,当母亲的温言细语变成了记忆中飘忽的片段,当昔日伙伴的笑容成了睡梦中偶尔忽闪的画面,当童年天真又无情地把我们狠狠抛在了身后,那不时牵引着你我和马塞尔重回如梦童年的,也许正是曾经的那片天空的蔚蓝,那棵橄榄树的芬芳,以及那口煎蛋缭绕在唇间的清甜。”愉悦的阅读感受是不是刹那满溢心间,色香味的铺展与渲染仿佛那食物就出现在眼前,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泄闸洪水奔涌而来。不得不说,这部文学经典的阅读指南确实如出版人、散文作家孔明珠所言:“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结合得非常得体、完美的散文集”。
作者:郑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