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从纨绔子弟到孤身老人的沧桑一生。书中处处透露着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挣扎的无奈,但合上书细品,却能够体悟到书中氤氲着的绝处逢生的希望。作者笔下,福贵这个人物具有矛盾性、复杂性,充斥着人性的弱点,让人不自觉地给贴上负面符号。可他一生跌宕起伏、历尽艰辛,让人不禁生出许多同情。正是这种种复杂情感的交织,让这部作品显得更加立体、丰富、真实、生动。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是福贵漫长一生的真实写照。正值青春时,福贵就从一个连上学都要长工背的“脚不沾地”的少爷变成一个输尽家产的穷光蛋。可是,千金散尽的物质打击,只是福贵漫长人生中悲惨的渺小开端。真正的悲惨,开始于福贵与一个个亲人的生死离别,直至他失去至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茕茕于世。
福贵的人生只剩下苦了吗?不是。破产时,他的妻子、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不断宽慰他,让他重拾希望;被强制抓去当壮丁时,同行的人不少都殒命了,他不仅躲过了重重艰险,最后还平安地回到了家乡。从这些来看,福贵尽管遭遇挫折,最终还是将生活、生命维持至“继续前进”的状态,不免让人感叹“幸运之神”并没有完全把他抛弃。
世间悲痛,大多以落泪结尾。对于福贵来说,苦难没有击倒他,挫折没有消灭他,希望依然裹着他。“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也许,这就是他好好活着的理由。
很多人都曾思考活着的意义,答案不尽相同。读完《活着》之后,笔者进一步坚定了内心的思考,那就是:对于人生,每一个时间刻度所发生的事情不论好坏,都足够有意义,因为,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有意义。为此,我们要好好地活着,永葆对生活的希望,努力让生命更有价值,进而为他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实现身心的升华,不枉来世间一回。
“我于窗中窥伤鹤,恰如仰头见春台。”我们要始终坚信,无论前路多难走,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即使眼前看见的是伤鹤,或许在某一个瞬间,一抬头,望见的就是姹紫嫣红的春天。
尘世纷扰,平凡可贵。活着真好,一起加油。
(作者:唐静 系湘潭理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指导老师:薛瑞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