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长篇新作《城堡之外》出版以来,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我读这部作品,觉得是一部“四年磨一剑”的历史,或是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画卷,是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交响与现实回音。作为一支“万花筒”它表现或折射出很多动人的风景。
风景一:南下老干部为建设新中国工业基地励精图治,这是一幅宏伟的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郁黄作为老一代革命者,为国家的创立立下汗马功劳;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夙兴夜寐,奋发有为,这让人联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男一号”。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老干部很多在北方家乡已成家生子,然而时代大潮又把他们卷到了陌生的南方,他们内心深处既有对北方家乡和妻儿的记挂与歉疚,又有对身边妻儿的责任与义务,历史与现实把他们推到了“两难”境地,表现在作品中就是郁寒雨沐上川几十年的纠缠、“隔膜”与“抵触”,著名作家聂鑫森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消解”。
风景二:沐上川内外兼修,相夫教子,精神(情感)不断求索的历程。
作为书香人家的闺秀,沐上川在那血雨腥风的时代,追随着“郁黄”们,从事地下斗争,学生运动,一路向南,进入南方直到革命胜利。作品用大量的细节展示了这个过程。然而,和平年代的他们,由于文化的差异、世事的变异、情感的疏离与隔膜,家庭生活可说是不尽人意,仿佛是一个“死结”,甚至至死也未得以“和解”。
风景三:古堡本身具有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之画卷。
诚然,“城堡”是个巨大的象征物,映照着现实中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命场域。也是生发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楔子”。它的古老、神秘、秀美、隽永,滋润了作家笔下的人物;它的蛮荒、奇崛、阴森、旷远,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灵。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城堡”的设置与摹写,定位与延伸,厥功至伟。
风景四:年轻一代振兴乡村的前行疾步、独特风采。
“蓝青林、郁澍们”,有知识、有个性、有追求。他们这一辈的思想、趣味与追求,明显不同于其祖辈和父辈,不可抑制地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物长廊里,我们见识过赵树理笔下的“小二黑”,李准笔下的“李双双”,柳青笔下的“梁生宝”,乃至于浩然笔下的“高大泉”,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李顺大”,而万宁笔下的“蓝青林”们无疑是新时代的产物,思想前卫、姿态新潮,行动务实,行稳致远。他们志同道合,兴产业、搞旅游、发展乡村经济,致力古堡振兴。其情怀、作为、成效,可圈可点。
风景五:反腐倡廉铁拳频出,风清气正局面之侧面呈现。
可以说,《城堡之外》既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同时又坚守了现实主义立场,不掩恶、不溢美、不走样,既能调动读者的生活阅历和审美体验,又颇忠于生活、紧接“地气”;贴地飞行,而不是痴人说梦,更不是梦中呓语;是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动创造。
总之,坐在城堡看“风景”,看的是人生,品的是生命。看尽繁花,颇多感触;品咂生命,意味深长;“城堡之外”,五彩缤纷。时光飞逝,世事轮回,但生活还得继续,风景永远在路上。
作者:陈文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