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或许你想要零星地了解一些关于家居改善的知识?抑或是你从未关注过的关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故事?那《非必要阅读》绝对可以满足你。本书收录了辛波斯卡从1953年起,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一份波兰报纸写的专栏,96篇千字上下的文章,保持“读感”的形式,饱含她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她什么都读,因此我们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内容,从各类畅销书到经典小说,从科普书籍到名人到日记,从哲理书籍到罗马神话……前一篇在聊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的日记,后一篇就从《熙德之歌》观照骑士的代价;前一篇在读趣味科普如《角斗士》之类,后一篇就一本正经地为你分析园艺类、饲鸟类指南。她所提到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一种观照和思考,该读什么样的书,又该针对作品有怎样的阐发?对于这个问题,辛波斯卡的诗歌《种种可能》跨过万水千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近乎完美的解释——“我偏爱书桌的抽屉。我偏爱许多此处未提及的事物胜过许多我也没有说到的事物。我偏爱自由无拘的零。”
当今时代,似乎很多人处在纷繁杂乱的现实生活,或为很多棘手的事情而烦心,他们当然幻想能惬意地品一杯茶、听着唱片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安心读书的日子,但不得不说它很难实现。因此形式更加温和的“非必要阅读”有了存在的土壤——不需要特别了解某位作家、特别知道某方面的背景,可以拿出书,随时随地获取一点有用或无用的小知识,收获一份心灵的满足。本书中短小的随笔非常多,他们或许没有特定的主题,但一定有一个共同的内在指向,即“自由无拘的零”。“我们到底应该倡导并接受怎样的阅读”也没有固定的指向,只要你觉得能有所收获,那就是值得接受的。
辛波斯卡所写的这些随笔是她阅读过后觉得值得被记录的,正与我们看完一本书后的第一反应类似,自由而无拘,充斥着天马行空的联想和私人化的感发。“速写”是一种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书评形式,比起严谨的评论文章,这类“速写”同样需要有供它生长的土壤,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它与严肃评论文章的受众有差别,能让普通读者在没有接触之前体会到阅读的自由。纵观全书,辛波斯卡评论的大多数书籍我们已经无法窥见,而即使你没有阅读过这本书也能对其产生兴趣就是她的目的。《残忍地》一篇以令人一头雾水的题目开启思维,开头“我为什么读这本书?”提出叩问,即兴又深刻。她点明她自己无意在家中建置一个陆栖小动物饲养箱,然后又顺着这个话题随性地谈下去,她知道这本书对她而言作用不大,但那又如何?积累知识获得的乐趣是独有的,比较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没有谁能给出固定的答案。不难发现,她的思路正契合了普通读者的阅读思路,没有谁在初读过后就能以系统深刻的思维看待作品,散发而多元的思考才最为正常,不知不觉中,距离没有人刻意拉近,隐秘的默契却早已形成。
其二,文本自身的锋芒与趣味,增加作品理解和阐发的角度。她的“速写”有些是对想象力的召唤,也有不少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辛辣而有锋芒,给我们的阅读增加了丝丝趣味。通过阅读圣西门公爵《回忆录》而写成的《侍臣的地狱》,对路易所统治的凡尔赛宫殿的景致做了描绘,这些景致由人构成,我们可以站在时代背景或更高视角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可以将他们共同放置在圣西门描绘的不同的地狱种类中,读者也是置身于其中的“志愿者”。
读每一本书都需要付出时间成本,而在这些小文章里,我们看不到有哪一篇流露出勉强而写的情绪,没有哪一本书被她吐槽是“漏洞百出、不值一读”。这是一种评价的范式,当你在初读后直接作出“不值一读”的评价时,我们该反思这种价值评判的来源在何处,是不是以固有的现代社会的观念去评价一部作品呢?当这种固有观念成为范式,那毫无疑问会抹杀一部作品的真正魅力——人人只顾批评它显而易见的缺点,背后的闪光之处则无人问津。辛波斯卡选择性回避了被固有观念所规束的写作,还将所有的书都被拉到一个平等的关系里,给更多人注意到它们的机会,与书籍对话,与辛波斯卡对话。
阅读是一种内心的路程,不经意间会迸发出了不起的能量,它让我们通过文字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阅读是清晨收到的一捧栀子花,平淡、持久、脱俗的外表下蕴含的是对醇厚的本质的探索。辛波斯卡的文字与快时代快节奏背景下的人契合,但不能忘记,真正静下心的慢阅读的意义不能被消解。波兰诗人米沃什形容辛波斯卡“她在自己的诗里面静默”,我想,她同时也在自己的速写中栩栩如生,从书籍中发现生活,从书籍中发现乐趣。即使书页被撕扯,它仍比我们持久,它会竖立在书架,它们将永存。
作者:白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