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它直接影响人的命运,关乎社会的发展。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恋爱与婚姻是直通家庭的“桥梁”,亦会为今后生活的悲欢聚散“埋下伏笔”。民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激烈碰撞,男女婚恋故事便愈加精彩纷呈,让人从一个侧面管窥到历史的真实面貌与时代的不断演进。
近代中国最早刊登征婚广告的人是哪位?民国时期订婚、结婚等竟要登报声明?胡适为了给好友蒋梦麟当证婚人,竟“不走寻常路”——被迫从家中翻窗前往……由天津市档案馆周利成从民国历史烟云中拣择、截取、考证并亲撰的《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将会为这些问题一一揭晓答案。
《老画报里的婚恋故事》分作5辑:“征婚”“订婚”“结婚”“离婚”“情殇”,以60个婚恋故事及随附的50余幅老画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民国时期的婚恋情况,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探寻、发掘、了解民国经济、文化、道德、法律、伦理、风俗等的豁亮之窗。或有人会对“画报”嗤之以鼻,把其视作传播“花边新闻”或“小道消息”的庸俗媒介,但作者周利成却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告诉我们,这是千真万确的“民国档案”的一个侧影,尽管题材貌似娱乐,但主题却较为严肃,由此带来的思考,如中国近代时期的婚恋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也极其丰富而深邃。
以蔡元培先生为例,1900年前后留洋归来,即首开向全国公开征婚的先河,其提出的5个征婚条件在当时更不啻为“集束炸弹”: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革命家蔡元培提出这些条件,自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这恰恰是在身体力行地“革”旧式婚姻的“命”。相较之下,章太炎先生在民国初年刊登的征婚广告中开具的条件尽皆指向女方,仍然“保留了一些旧时文人的老情调,并且尚未脱离三从四德的旧窠”: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系出名家闺秀,举止大方;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等。继蔡、章之后,报刊征婚蔚然成风,而随着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思想的广泛流播与深入人心,一些新女性也冲破束缚,力抗旧俗,纷纷做起了征婚广告……
当代男女从恋爱到结婚,一些地方偶或有订婚的习俗,多数地区似乎可有可无。殊不知,在民国及以前,订婚却是男婚女嫁过程中的必备程序,虽非法律规定,但不可或缺,以致登报声明竟也成了一种时尚风潮。尽管内容“公文化”,并不新鲜,但要的就是那般郑重其事的“仪式感”。作者指出,其时这种“秀恩爱”亦非一成不变,曾先后“经历了父母做主,父母为主兼与当事人议定,及当事人做主征得父母同意的三个阶段”。从大学生慕诚的订婚故事,到影星谈瑛的订婚秘闻,再到摄影家陈嘉震与明星貂斑华因订婚对簿公堂,掀起轩然大波,终酿悲剧……长长短短的故事,真是演尽了人世百态。
全书内容最厚重、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结婚”一辑。自古以来,“洞房花烛”便是人生至喜之一。“结婚证书可以没有,婚礼却必不可少。”作者以生动的语言、确凿的史料,详实再现了军阀政客、才子佳人、名伶影后、校长教授等社会名流、精英阶层的婚礼场景与轶闻趣事等,或令人大饱眼福,喜乐开怀:如国民革命军第十路航空司令刘沛泉与南京女子中学教师王素贞,在上海虹桥机场乘坐沪蓉航线民用飞机举行的浪漫而刺激的中国首场空中婚礼;孙志超与徐綦在上海第六号渡轮上举行的国内第一场水上婚礼,以及同年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为57对新人举行的首场集体婚礼等。或让人倍觉奇葩,感慨万端,如南开大学教师杨鸿烈与万家淑女士婚礼庆典,当证婚人梁启超、张伯苓和一众傧相业已齐聚,才发现新郎忘带婚书,而新娘忘戴戒指;上海一对新人在举行婚礼时,因所带现款不足,不得不被迫将新娘“抵押”于店内,及至翌日方才付清余款领回新娘……
人世间,既有团圆美满今朝醉,便有分道扬镳各天涯。作者匠心独运,慧眼识珠,对浩如烟海的老画报,分门别类,抽丝剥茧,在征婚、订婚、结婚外,亦梳理、整合了数则民国名人离婚及情殇的“苦情戏”,让人在摇首默叹或一掬清泪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以之为鉴,反躬自省,体悟到时代的局限、文化的转型与社会的鼎革等,从而如作者所希望的,“更加珍惜自己的婚姻,更加珍爱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
作者: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