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楠的儿童诗有一种化日常生活为诗的独特力量,所以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颁奖词这样评价他及他的作品:“以心灵拥抱故乡、土地和亲人,用清纯的诗句构建了一个温暖和谐、无比丰润的世界。”而《世界的标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似乎在创作格局上有了某种程度的突破。他以标点为圆心,为四季画出了轮廓,以童话和乡村构成闭环镶嵌在四季之外,并借由他喜爱的自然万物构建出了童诗应有的品格。
在《世界的标点》里,张晓楠用6辑统揽了自然、四季、童年、故乡里的司空见惯。巧妙的是,他利用了标点的“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的潜在意义,为春、夏、秋、冬、童话、乡村对应了六种标点:逗号、顿号、书名号、句号、破折号、省略号。当我们在追寻物象和符号之间如何生成对应关系时,张晓楠在每一辑的名下连用四个反问来牵动我们的思考。
春天的逗号
扎根的种子,该是逗号吧
托举的花蕾,该是逗号吧
放飞的风筝,该是逗号吧
滚动的铁环,该是逗号吧
……
冬天的句号
冰封的池塘,该是句号吧
雪地的井口,该是句号吧
墙上的草帽,该是句号吧
炉旁的酒盅,该是句号吧
……
乡村的省略号
晶莹的玻球,是省略号吧
掠水的石子,是省略号吧
消融的冰凌,是省略号吧
梦中的呓语,是省略号吧
这样富于童趣的构思,单看目录就能引发读者愉悦的阅读期待。
方卫平教授曾在《从日常生活到一首诗的距离》中高度肯定了任溶溶先生的童诗有一种“高级的单纯”。这种“高级的单纯”来源于诗人对世界、对生活的朴素而又真诚的体验。张晓楠的儿童诗实践并延续了这样一种“高级的单纯”之美。“一只蝴蝶/俯下身来,说了句/悄悄话儿/草儿越想/越觉得有趣/噗的一声/笑成了花……”他把春天的花开放置在了一种活脱脱的拟人手法之中生出了无限童趣。“雨点落在蘑菇上/小兔子的梦/就香了/雨点落在花心间/小蜜蜂的梦/就亮了/雨点落在瓜田里/老爷爷的梦/就甜了”。张晓楠把雨点当成了一种希望,使得它在不同落处产生出惊喜。“满嘴金牙的玉米/凑在一块/窃窃私语呢/张嘴闭嘴/都是/饱满的话题”。张晓楠在秋里选取了金黄的玉米为意象,一语双关地把“窃窃私语”填充成玉米的“饱满”,既蕴涵了丰收的景象,又引出了对“喋喋不休”的前提应拥有“饱满的话题”的内里。他把冬日的雪花“变作一支支冰凌/在屋檐下/滴答成春天”,他把雪地上的脚印儿看做“一只只,装满/委屈的眼睛”。在这前4辑的关于四季的诗篇中,张晓楠以诗篇间具有起承转合似的诗性叙事,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丰满的意象。在这样众多带有隐含意味的想象中,并立了儿童和成人的双重视角的融合。
如果说,张晓楠在儿童诗中独以“乡土情结”形成了他朴素自然的美学风格。那么他诗歌中天真的童趣和美的意境之外,还有一种单纯的故事性又可视其为别一格。“猫和老鼠/就喜欢,扮一副/弓箭模样/猫,首先把自己/弯成弓/鼠,把自己/窜成箭/有趣的是/总是,弓追上去/把箭搭上”。张晓楠把猫鼠比作弓与箭,把它们的相爱相杀巧妙地联结成具有叙事效果的童诗。“一只耗子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一只猫咪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猫咪耗子不友好/总是追追赶赶的/脚印们可不管这些/凑在一块窃窃私语”。乍一看是一堆凌乱的脚印,可在张晓楠融入了童趣的构思中,这些脚印脱离了纷争,只为凑近在一起“窃窃私语”。他在“乡村”这一辑中,把吃草的羊群,看做是“橡皮”,仿若为迎接雪白冬日的到来,誓要把“绿”一点点擦干净。他把乡间的“打水漂”中的小石块比作“鸟儿”,用掠过水面的距离来“测量”从现在到“童年”究竟需要几站。张晓楠擅长于用这种日常语言及意味深长的简单故事,将人的回忆拉长、变深刻,从而赋予了童诗一种独特的表现力、深厚的内在情感和别样的审美意趣。
作者: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