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碗》是作家陈启文写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重点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尤其是最近10年来我国的粮食现状。强调了粮食问题只有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才能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才能确保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作品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等关键点逐个切入。通过对中国的粮食现状如何、中国人在21世纪能不能养活自己、如何构筑起中国粮食安全岛等一系列尖锐问题的追问,用丰富的事实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依靠自身力量,逐步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作家用平实细腻的笔触和文学性的语言,各自成章却笔断意连地讲述了从开荒到育种、制种,再到农业发展日益机械化绿色化这五个话题。既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和科学知识,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本书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把宏大主题融入人物的叙述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时代洪流中涌现出的各领域杰出人物,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和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通过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文学性语言,移步换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从温饱走向小康”这一节中,透过小岗村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作者紧紧围绕人物故事展开叙述:小岗村的驻村干部沈浩,为了小岗村的发展日夜奔波,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终积劳成疾而离世。但作者并没停笔于此,而是巧妙地写道:“我没有看见沈浩挨家挨户走过的砖瓦平房、草房、危房,看见的都是两层以上的庭院式楼房,楼下大多开着红红火火的农家乐。”这是小岗村今时今日的全新面貌,通过时空变换让读者感受到沈浩无私奉献的价值,我们因而也看到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卷。
从北大荒开垦之初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的精准数字农业、“无人农场”,我们阅读着新中国粮食之路的艰辛与辉煌、光荣与梦想;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藏粮于技”。作品中,我们从那些一家三代种田人、三代守粮人的故事,看到了“中国饭碗”未来的希望。正是他们把对土地的依恋与热爱传承给了下一代,并告诉子孙永远也不能忘“本”!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种粮人和守粮人,大国粮仓才得以筑牢守好,中国人才能“吃得饱”“吃得好”。
“粮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粮食,而是历史演进的规律、民族兴亡以及生命的无穷奥秘所构成的自然与文化的混合体。”粮食安全,关系国运。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西汉政论家晁错也主张奖励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积贮物力财力,打击商人投机牟利。他在《论贵粟疏》中强调了积贮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雄厚的物力、财力的储备,才能在遇有突发状况时,保持百姓生活和政局的稳定。
但在和平年代,人们往往却丢了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今年5月,某县发生一起为建设一个20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而“毁掉四百多亩小麦青苗”的舆情事件,还有多地处于灌浆期的小麦青苗被收割制作成“青储饲料”,每亩给农民的价格极为有限。看到这些消息,确实让人心头一紧。农民手中的票子里很可能关乎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这不由不让人想起“粮食战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用粮食灭吴之战;管仲因为发动“粮食战争”,才使齐国先后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买狐皮降代国,终成“五霸之首”。美国也曾挑过起粮食战争,基辛格面对媒体曾说过: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可见粮食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最基本的底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端牢中国饭碗”。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基,我们一定要把保证粮食安全当成全民永恒的课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俗话说得好,人无俭不立。崇尚节俭、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警世名言,早已成为代代相传的国人之家训。明成祖朱棣见太监用白米喂鸡而勃然大怒,糟蹋粮食的太监随后被重打二十板并枷号半月,以示惩罚;康熙皇帝也曾“夫天地之生成,农民之力作,风雷雨露之长养,耕耘收获之勤劳,五谷之熟,岂易易耶……”来教导后代子孙;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也曾有过“房梁挂钱”的节俭。现在,“光盘行动”更是成了餐馆、电商,乃至是普通群众自觉践行节粮美德的靶向。
《中国饭碗》不但概括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中的重大成就,而且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守好天下粮仓,就是另一种金戈铁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的手里!
作者:张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