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筛子一样,会过滤掉人生的繁杂,把一些值得回味的记忆沉淀下来。作家庞余亮的《小先生》仿若黑白电影,在乡村流动的风景下,憨厚的乡亲、调皮的学生、貌似严肃的校长、各式各样的老师、当然还有稚气未脱的“小先生”向我们走来,他们的欢声笑语如此地悦耳,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是始于1985年的故事。18岁的庞余亮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办乡村教师,“小先生”是乡亲们对他的尊称,这个称谓让身处他乡的庞余亮有了亲近感,而这种与日俱增的亲近促使他拿起笔,持续地在备课笔记簿上记下教学生活中有情、有趣、有味、有理的事儿。
《眨眼睛的豌豆花》《急脾气的粉笔花》《布鞋长了一双眼》《跑吧,金兔子》《长在树上的名字》……在这些篇章的命名上,可看到庞余亮的奇思妙想,在他眼里,乡村就是童话世界,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了灵感源泉,更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从此通透起来。
老师的形象多半是威严的,但在《小先生》书中,却有《光膀子的老师们》。夏天,孩子们喜欢偷偷摸摸地下河游泳,一天,河堤上发现了一个学生的凉鞋。校长、老师们都急了,他们光着膀子,在河岸边探寻,在水中寻找,希望能找到凉鞋的主人。老校长甚至溢出了泪水,以为是哪个孩子出事了。后来才知是一个孩子在河里洗澡时,被父亲逮走后遗落的。校长和老师并不等于“白忙活”了,他们把爱细微地很自然地展现出来,成为一种具有厚重审美价值的情感分享。
为了孩子能够学到知识,老师们很努力地工作,他们对薪资并没有过多计较。其时很多学生的学费收不上来,一次开学,一位学生家长运来一船3000斤的冬瓜,希望能抵150元的学费。校长、老师们默默收下了,从几个教师的工资中,分摊扣掉了作为学费的冬瓜钱。之后的日子里,学校员工天天吃冬瓜,最后实在想不出花样来吃了,一位师娘想法腌成了酸冬瓜,直至吃了近一年,才把冬瓜吃完。校长还趣言,但愿下次要送西瓜,他喜欢吃炒西瓜籽。困苦的日子里,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暖和光,照亮了学子们光辉的前程。
随着《小先生》在乡村徜徉,日子如流水般闪现光泽,似曾相识的故事从未过时,旧时光里的师生温情依旧,我们感受着小先生的温暖,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小先生的学生。
作者: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