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廖绍其用笔名“黄环”在《阳江日报》上发表的杂文,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成为报纸的一个亮点。我们都知道,杂文写好不易,而能够写到让读者欢迎的程度就更加不易了。廖绍其写杂文的一支笔,挥洒自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那几年,他一口气写了330多篇杂文,出版了《河东河西》《冷血热血》《风声雨声》三本杂文集,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杂文卷,在阳江文艺界,他的杂文写作一枝独秀。
我喜欢读廖绍其的杂文,通读他的作品之后,觉得他的杂文可读性强,尖刻、泼辣,爱憎分明,内涵丰富,让人警醒,给人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小中有大,小中见大
首先,廖绍其的杂文是短小精悍与内容丰富相结合,小中有大,小中见大。
以《河东河西》为例,这本集子收集了107篇文章,题材广泛,涵盖面广,从历史人物《荀子的世故》《曹操烧书的启示》《<武则天>断想》《朱元璋散论》等,到世界大事《二战沉思录(一、二、三)》《“不战决议”杂谈(一、二、三)》《似曾相识左琴科》等;从社会新闻《斯文扫地又一例》《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迷信止于科学》等,到文化现象《另一种“谋财害命”(上、下)》《气死历史学家》《流行歌曲之我见》《当代书坛一瞥》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对腐败之徒的义正词严,如《腐败——灾祸的催化剂》《“柯老”现象(上、下)》《“衙内”遗风》《庄严与无耻》;有对不正之风的深恶痛绝,如《回流与退化》《“亲自”杂议》《判断的误区》;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褒扬,如《依然屹立着的鲁迅》《学学巴老吧》《生活是多彩的》《斑斓的世界》等等。其人间百态,民间风采,刻画入微;而人生感悟,生活情趣,无所不谈。正如著名作家、编辑岑桑在序言中指出,开阔的视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而强烈的爱憎之情,是优秀的杂文作家所不可或缺的。作为匕首与投枪的杂文,需要一针见血的力度,因而必须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和说之有情,于侃侃而谈之际,不时亮出凌厉的思想锋芒。
例如在《腐败-灾祸的催化剂》一文中,作者剖析腐败这一被称为“现代文明毒瘤”的世界性现象,从韩国接连发生的一桩桩重大的恶性事故谈到日本清水公司建造的一幢9层大楼被行家斥为“展示偷工减料行为的展览会”,进而联系到我国深圳致丽工艺制品厂的火灾惨剧,最后,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表面看来,有些灾祸的发生具有客观性和偶然性,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背后无不长着一个腐败的毒瘤,正是这个毒瘤,成了恶性事故的催化剂,‘三丰惨剧’如此,两年前发生在我国深圳致丽工艺制品厂的火灾惨剧也是如此。”
“腐败行为因为见不得阳光,一般都是在幕后进行,然而它能蒙蔽于一时,却不能蒙蔽永久。腐败成为灾祸的诱发催化剂,有时甚至成为灾祸的根源,迟早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腐败行为的当事者理应承担责任,受到惩罚。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法律,应该着重打掉那些腐败行为参与者的侥幸心理,这样,或许对割掉这个现代文明毒瘤有所帮助。”
廖绍其杂文凌厉的思想锋芒,是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之中,是从浩如烟海的人物事件之中,是从现实民生视觉所关注的热点之中,是从我们身边最生动和贴切的生活状态之中亮出来的,因此具有鲜明的论争性、多彩的丰富性、吸引人的可读性。
◎ 议论说理的形象化
其次,廖绍其的杂文让抽象的道理和生动的形象相挂钩。用形象化的事例进行议论和说理,是廖绍其杂文的一个特色。
以《冷血热血》为例,这本集子共收入93篇杂文,从首篇的《冷血热血》开始,作者一直都是在义正词严地说理,激浊扬清,针砭丑恶,说出了不少我们心里想说的话:
“近年来,有关道德滑坡的议论常见诸报端,这当然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有些带长字号的干部素质低下,道德沦丧,确实令人心寒。新疆一家剧场发生火灾,有些带‘长’字号的人物竟然踩着孩子幼小的身躯率先逃命;上海一名小学生在马路上被车撞倒,生命垂危,热心路人截停的一辆小车中,在座的税务局长就是不肯搭小孩去医院救治;有的带‘长’字号的人物胆大妄为,近百万元的扶贫款也敢大部分吃光花光……”
“常说要加强道德教育,要‘向群众学习’,究竟学什么,怎么学,不妨从雷州‘七一一’事件中多多思考,从普通渔民黄妃赤身上多多挖掘。否则,‘热血’是很容易变成‘冷血’的。”
一句“冷血热血”,这些平民化的语言,痛斥了那些为官不仁的丑恶现象,这是来自大千世界的呼声。
在廖绍其的杂文里,抽象的道理常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它往往借助历史典故、人物轶事、民间趣闻、文学形象等,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法与议论挂钩,不但使复杂深刻的道理变得显浅易懂,而且将理趣和形象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秦颂>的疑惑》是一篇,《“夜郎”遗风不可长》是一篇,《“自虐”与自省》是一篇,《要看文件,何罪之有》是一篇,《谁来给医院“冶病”》又是一篇,在集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些文章,没有摆开架子说教,也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从古今中外,选取一些贴切生动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发人深省的类比,使文章所要阐明的道理既浅显易懂,又更为锋利,更为有力。例如《善和恶的较量》《由“马桥之争”想起》两篇杂文篇幅很短,仅千余字,但信息量很大,典故轶事,信手拈来,书籍报刊,旁征博引。《善和恶的较量》连用了3个历史典故:“乌台诗案”“议复河套”“沙丘政变”,涉及苏东坡、赵高、严嵩、夏言、秦二世胡亥、李斯、屠岸贾、赵盾、蔡京等9个历史人物;《由“马桥之争”想起》里的内容更涉及报刊、书籍16种之多,这些丰富的文史资料,是作者长期积累下来的浓厚的文化底蕴,终使其杂文写作起来游刃有余、底气十足、雄辩力强。同时,也为读者增广见闻。
而在《谈牛说马》《“狡兔”辩》中,作者的思辨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人们最熟悉的动物牛、马、兔中谈出了不一样的思想境界,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对于马来说,那在惨烈的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纵横驰骋的日子是越来越遥远了,代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多的养尊处优,声誉呢,也因此而逐渐下降。志在千里的老骥,世间还有多少呢?如果说,古人所称的‘效犬马之劳’,在谄媚之余还有表示尽忠的成分,那么,现在被人所称的‘马仔’,简直就是令人鄙耻的行当了。虽然眼下仍有不少人热衷于当人家的‘马仔’,也有人喜欢豢养‘马仔’,‘马仔’仍然吃香,但‘马仔’已经沦为‘走狗’‘狗腿子’之类,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无怪乎不久前某地发生的一宗凶杀案,起因就是凶手羞于当众被人称为某某的‘马仔’。看来,如今的牛、马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公道自在人心! ”
“还有不可理解的,是有人生造‘兔死狐悲’一词,以‘物伤其类’作解。兔与狐怎么能是同类呢?狐狸的狡猾是出了名的,倘若兔与狐相遇,狐会放过扑杀兔子饱餐一顿的机会么?‘悲’又从何而来!”“尤为荒谬的,是在某些文章中,有的作者把贪官污吏的劣行也称为‘狡兔三窟’,既玷污了兔的清白声名,也开脱了贪官污吏的罪责,实在令人遗憾。”
这一类的杂文在集子中经常出现,显得鲜活,兼具哲理色彩,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 讽刺不失风趣,辛辣蕴含率真
第三,廖绍其的杂文讽刺而不失风趣幽默,辛辣而包含率真之情。
作者曾说,他所理解的“杂文”,应该是有棱角、有锋芒、有辣味的,失去棱角、锋芒和辣味,也就不成为“杂文”了,它的存在价值,恰如动物界中的啄木鸟。作者还说,集中篇什,虽皆有感而发,议题较为广泛,论初衷,也无非是希望社会进步,大家更好过些而已。以《风声雨声》为例,这本集子共收集了124篇杂文,或是对现实的关注、点评,或是对历史的回顾、思索,或是对一些特定事件人物的剖析、臧否,虽然落笔辛辣犀利,行文冷嘲热讽,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希望社会进步,大家更好过些”的率真之情。
例如在《校长的素质与钱学森的“补充”》一文,对于名牌大学校长读错字和讲错话的尴尬,作者是以时任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让钱学森对科学发展规划提意见时,钱学森的补充意见一事,去作深一层剖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教育事业充满着感情:
“尴尬的事情似乎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今后不要重蹈覆辙。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最近说的一段话颇能使人开窍。”“钱学森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廖绍其的杂文,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以平民百姓的视觉,关心的是反腐、法制、教育、卫生、医疗等热点民生问题,抒发的是平民百姓的是非曲直和喜怒哀乐。《司法工作何时不再遭遇尴尬》《闲话选举》《治安小议》《冤案解读》等是法制的问题,《“人头”“人格”与赌咒》《矿难根源寻绎》《让谁先走》《反腐赘言》《从监督说到举报》《“暂未发现腐败问题”质疑》等是反腐的问题,《校长的素质与钱学森的“补充”》《读书偶得(上、下)》《院方表白解读》《两份答卷的启示》等等是有关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来自大千世界平民百姓的呼声,作者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去思考和剖析,以平民百姓的是非为是非,以平民百姓的喜恶为喜恶。
廖绍其喜欢阅读鲁迅著作,是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曾连任几届阳江市鲁迅研究会会长。他说,也许因为过去多接触了些鲁迅著作,潜移默化,偶有所感时,也动笔写写,而且不由自主地多向“杂文”靠拢。他从鲁迅的杂文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正是这一靠拢,使他的杂文具有了鲜明的平民性,具有平民百姓的是非公道。是,即公道,是大千世界平民百姓的共同取向;非,即霸道或不公道,是大千世界平民百姓的共同宿敌。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是杂文的职责所在,作为一个优秀的杂文作家,必须具备有这种斗争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
廖绍其的杂文有棱角、有锋芒、有辣味,正是由于他具备了一个优秀杂文作家所应有的素质,因此,他的杂文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就并非是偶然的文化现象了。
作者:谭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