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记忆》是一本非常可爱的书,可以走到哪带到哪,随时随地翻看,如同一次次绿色蔬菜的舌尖之旅,回味无穷。
汇编者金实秋先生既有心又有识,将当代40位作家的48篇蔬菜饮食散文汇聚一堂,丰富多姿。金实秋素有“杂家”美誉,他善于思考、发现和归拢,慧眼独具,以其极高的鉴赏功力,归纳和整理了季羡林、叶灵凤、周作人、梁实秋、汪朗等散文大家或美食家的48篇蔬菜美文。归类方法颇具趣味,分为感知萝卜、感怀豆子、感谢瓜蔬、感触野菜四个章节,从蔬菜入手选文,细述中国人的饮食经验,回味饮食生活乐趣。
众所周知,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书中这些美文,讲述各类蔬菜之余,不乏有对风土人情的探寻细究、对蔬菜地域特征的精细描绘、对历史文献的翔实考证。卷一“感知萝卜”,写萝卜的吃法和悠久历史;卷二“感谢瓜蔬”,涉及南瓜、冬瓜、木瓜等;卷三“感怀豆子”,描写芸豆、菜豆、蚕豆、四季豆等豆类食物;卷四“感触野菜”,则有芦蒿、蒲公英、枸杞头等“野味”描述。一篇篇读来,如同置身于偌大的蔬菜市场,细读着各种烹饪方法,如同享受绿色蔬菜的舌尖飨宴,妙趣横生。
这本书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馋。看得出,金实秋选编这些文章时,对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拓展性,都有着严格的标准。蔬菜各有其味,文章各有各腔。
譬如梁实秋《萝卜汤的启示》一文,记述他抗战时期在重庆,几位好友去杨太太家聚餐喝排骨萝卜汤的情景:“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少说废话,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由喝汤延伸到为人之道,令人拍案叫绝。
上海作家孔明珠的《宠爱秋冬萝》,勾起我诸多回忆。“萝卜照例不能偷懒,皮可以保留,切成滚刀块,但一定要焯水。等到蹄髈炖至半酥后放入萝卜,用小火煮,汤会慢慢变白,肉汤的鲜美渗入萝卜的纤维中。”这与我母亲烹饪白肉炖萝卜的方法一模一样。
蔡珠儿的《冬瓜盅》中有一句非常唯美的描写:“炖得好的冬瓜盅,应该里外交融,鲜净澄透,汤料尽得瓜汁的馨莹,瓜肉则饱吸诸鲜之味。”许冬林的《一素到底的南瓜头》中,很诱惑地写到:“细睹篮子里滤过水后的南瓜头,一根根,玉树临风的样子。用植物油下锅,佐以青椒丝或红椒丝,清炒。火要辣猛,翻炒要快。放盐少许,盐多菜显老。”
台湾作家刘枋在《瓜的世界》中说到,“黄瓜应写王瓜,何以如此,无从考据,只知众皆如此”,不仅开了眼界,又添了一份见识。季羡林在《神奇的丝瓜》里,详述他亲手种植丝瓜,并描写丝瓜生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饱含情趣,处处彰显出他的一颗不老童心。
《蔬食记忆》中的每篇文章,“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值得耐心细读。读着读着,犹如美酒回甘,香醇满心。说是一次绿色蔬菜的舌尖之旅,丝毫不为过。就像该书编辑刘茁松在编后记里所说:“通过一批文人的文字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食物之情,同时增进我们某个方面的生活知识,乃至增添我们某种生活情趣,甚至得到某些言外的意味、象外的意境,也不算奢望吧?”
《蔬食记忆》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当代40位作家的蔬菜饮食散文作品。全书分为感知萝卜、感怀豆子、感谢瓜蔬、感触野菜4个章节,从蔬菜的角度讲述中国人的饮食经验,叙说饮食生活趣味。
作者:李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