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是主旋律农村题材电影,聚焦于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导演用诗意温情的镜头,将十八洞村最自然美丽的风景展现在观众面前,诗意盎然地讲述了生命的尊严。所谓“诗意性”,是指电影到达诗歌所能传达的思想和感情。电影《十八洞村》便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东方艺术美的诗意化特质,将一切情感和主题的传达都在诗意镜头中缓慢流露。
诗中之景
影片以“雄鸡打鸣”的田园景象拉开了一天的序幕,铅灰色的村寨与云雾缭绕的深山构成了田园牧歌的第一行诗句。山峦起伏连绵,层层梯田镶嵌在碧绿的大山中,湘西独特的民居建筑映入眼帘。这些画面的组合都符合传统美学韵味,给人以舒适的视觉体验。公鸡报晓、蛙声相连,缓慢的生活节奏无一例外的用心诠释着这个诗意世界。
影片的诗意性还在于与情的交融,因此电影中人物的悲欢,导演皆以景物进行呈现。如杨叔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时,杨叔便到田地拔秧以泄心中之“愤”,酒坛上早已不红的红字、漫无边际的稻田和影片前半部灰暗的基调,都从侧面映射了杨家生活的贫困和杨叔心中的抑郁。但在实现精神的脱贫和探索到致富的道路后,重新张贴的对联和酒缸上鲜艳的红字以及越发青翠的群山和梯田,是对人们欢愉心情的另一种描述。
诗中之人
除了作品中景物展现的诗意性外,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创作者的“诗人”气质。在十八洞村这样的天然环境中,十八洞村的村民有着贴近自然的淳朴天性。这种蓬勃的自然人性的描绘,是尊重人性本相的朴素表达。
杨英俊本可以成为石油工人,但仍旧选择回到十八洞村以种田为生,守护他的家庭。他说:“她们离不得我,我更离不得她们。”这是深入他骨髓之中的责任意识。村寨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为了不荒废田地,他就帮别人家插秧打理。等到过年回家,所有人都到他家拿米吃。这既是个人的奉献情怀,也是乡民之间的信任,更是一种“诗化”人情美的体现。
诗中之情
“敬重天地。孝敬父母。尊重生灵。平等待人。爱惜庄稼。量进不能多,量出不能少。跛子问路不要歪指乱答,瞎子问路不要歪答乱带。不能放火烧森林。不能拿刀刮树皮。晴天不要骂晴,雨天不要咒雨。”从杨英连所说的村规中,便可以察觉到一种乡土式的朴实,这是一种城市中逐渐缺失的文化精神。连“绝交酒”都是一种单纯的、非复杂化的情感。这种没有过多物质干扰的情感,蕴含着一股最天然原始的温情。他们在情感上是真挚而不掺杂物质的,在艰苦的压迫下他们坚强地活着,即使生活残酷,他们仍然可以以最诚挚的人性去实现最温柔的感情交往。
电影中的十八洞村展现的湘西,是苗月导演所要传达的一种别于世俗的“诗性语言”。在她诗意的镜头语言下,十八洞村犹如世外桃源,拥有最清明的自然风光,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有着最直接、清澈的人性。电影用一种含情脉脉的方式,讲述了普通人的故事,书写出一首极具情怀的田园牧歌。
作者:邓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