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刚刚在武汉闭幕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和追求。置身于万物皆灵的自然之中的人,该如何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呢?今年八月,为了去东北采风,我重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该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夫人的自述口吻,温情而诗意地讲述了这支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游猎民族的顽强坚守和百年变迁。作品通过人物对话和情节描写,表达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态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观点,给人们以启迪。
回到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该书下部《黄昏》写道:“在上学的问题上,我和瓦罗加意见不一。他认为孩子应该到学堂里学习,而我认为孩子在山里认得各种植物动物,懂得与它们和睦相处,看得出风霜雨雪变幻的征兆,也是学习。我始终不能相信从书本上能学来一个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但瓦罗加却说有了知识的人,才会有眼界看到这世界的光明。”这段话其实是两种教育观的搏弈。在我看来,课堂教育与自然教育缺一不可,问题是当今的一些孩子整天课内学课外补,哪有时间回到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啊?据一次调查显示,“双减”之前,有95%的青少年参加过课外补习,其补习时长每周分别在4至10小时不等。有人描述,现在的青少年一睁眼就是去上学;一回家就是做作业;一休息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和现代娱乐设施。笔者曾听到一名小朋友问爷爷:“爷爷,花生是长在树上的吗?”虽然现在的许多青少年知道奥数和网络世界,但未必知道食物的来源,未必知道风霜雨雪变幻的征兆,未必认识自然中的动植物。美国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就疾呼“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由此可见,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回到自然,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是让青少年接受自然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
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下部《黄昏》这样说:“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阅读至此,美丽和谐的意境顿时展现在眼前,驯鹿的高贵和幸福仿佛跃然纸上!而意境背后折射出的则是小说主人公对驯鹿的欣赏和热爱。在普通人眼里,露珠、花朵、蝴蝶等不过是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而在热爱自然的鄂温克族人眼里,这些都是圣洁高雅的天地之精华,自然之精灵。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千古佳句,无不都是人类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的映照。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小说开头这样写道。看似朴实无华的句子,却透露出作家的哲学思辨,既感叹了人与自然的交互碰撞,也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平等对话。“山上的树,在我眼中就是一团连着一团的血肉。”下部《黄昏》里的这句话则昭示着大千世界万物皆灵。人类要尊重自然,既要尊重自然中的动植物,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还要顺应自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合理借用自然、修复自然,切不可强取豪夺;此外,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维护生态平衡,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今,大自然报复人类的温室效应现象已经初露端倪。如果不控制,将使荒漠扩大、森林退化、灾害严重、两极融化等。人们要深刻认识到,如果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因此,人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大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传达出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蕴,其实诠释的就是先秦儒家“天人合一”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正好呼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人类共同的时代命题。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像鄂温克族人那样欣赏每朵鲜花、每颗露珠、每只蝴蝶和驯鹿的美丽犄角……世界的未来就一定是光明的。
作者:庄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