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在青海日月山旁的牧场上,看到牧民骑着摩托车放羊。很是不解,放羊为什么不骑马呢?骑摩托放羊,是牧民们越来越富裕吗?
我不知道。直到读到《狼图腾》。
冬牧场里的危机
人们历来都畏狼、恨狼,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很少有人以狼为主体写作。但是,《狼图腾》却是一本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
小说作者姜戎,曾是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的知青生活,刚开始住在蒙古阿爸毕利格老人的蒙古包里,被老人视为汉族儿子。他跟着牧民们一起在草原上游牧,也经历了自己青年时代痛苦的精神“游牧”。
游牧就是轮作,让薄薄的草皮经受最轻的间歇伤害,再用牛羊尿粪加以补偿。一般情况下,牧民都有春夏秋冬四个牧场,每年九十月份开始准备转往冬牧场。转场是为了给草地休息的时间。转场不是件容易事儿,尤其是去冬牧场。冬牧场的草稀薄,就算是下雪,羊群也要自己用蹄子刨开雪,吃地上干枯的草,所以冬天的羊特别瘦。冬牧场生活辛苦,但牧民们仍然用游牧这种最原始但又可能是最科学的生产方法,保护着草原。
我们常说虎豹豺狼是猛兽,但虎豹是稀有动物,不成群。而狼是普见动物,可成群,故事多,恶行也多。狼是历史上对人威胁最大、最多、最频繁的猛兽。在草原上,狼更是牛羊马的最大天敌。
狼吃羊,众所周知。第一次零距离见到狼,作者双腿打颤,根本迈不开步子,但他看到老人的儿媳死死地拽住狼尾巴,不让狼冲进吓得发抖的羊群中。当狼被猎狗咬死后,他量了下,从狼头到狼尾,足足有一米八长,比普通成年人的体型还要壮硕。
狼还吃马。狼群黑夜追杀马群,一路穷追猛打。为了躲避狼的追杀,蒙古马一年四季都要玩命地跑。没有狼,马会变懒变胖,跑不动。在狼的追杀中,马群的繁殖也因此得到进化。为了能在狼群的包围攻击下继续生存,马群必须无情地铲除近亲交配,以提高自己种群的质量和战斗力。狼与马的发展,始终平衡控制,但代价是双方毫不松懈的战斗,血流成河。
在汉民族眼里,狼是天下最坏最凶恶最残忍的东西,可是蒙古牧民千百年来对狼至尊崇拜,他们视腾格里为天,草原为母,狼是腾格里派给草原的守护神。他们学狼并护狼。
冬牧场在白雪的掩盖下,总是危机四伏。在一个白毛风突起的夜里,狼群突袭了一批准军马群,马群全军覆没,母狼们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场部在实地调查、战地复盘后,军人出身的场领导感叹:这场战斗,能写进军事教科书。狼的目标很明确,不惜代价把马群赶进泡子里。狼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知己知彼,懂战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电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还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全歼马群的战役意图。
蒙古阿爸带着作者赤手空拳地去打猎,实际是观摩狼群伏击黄羊群的战斗。黄羊跑得快、吃草多,是草原上的一大害。几十头狼利用地形,悄无声息地从三个方向,将近千只黄羊打了围,趁黄羊吃饱撑得跑不动时,发起总攻。看完狼群的作战部署,揣摩着狼群的作战意图,作者自觉比读几年的《孙子兵法》更长见识。崇拜狼图腾的草原民族,尽最大的可能去学习模仿狼的一切,比如游猎狩猎技巧、军事艺术、战略艺术、战斗性格、集体团队精神、组织性纪律性忍耐性、竞争头狼强者为王、服从权威、爱护家族和族群、爱护和捍卫草原等等。隔年春天,老人带着牧场的三个生产队的人和狗,在狼群杀光马群的水泡子附近,布下口袋阵,歼灭了一群狼,为准军马群报了仇。
人与狼互相搏杀,互相依存,又共同生活在草原上,因此,狼的精神和性格对草原人的影响最大。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蒙古一直到女真,那么一大批草原上文盲半文盲军事统帅和将领,他们崇拜狼图腾、以狼为楷模、具有狼的战略战术、狼的智慧和凶猛性格。老人自豪地说“历史上蒙古人的几十场大胜仗,有一多半是用的狼的兵法”。比如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指挥河南三峰山战役,只用了三万骑兵,就消灭了二十多万金国军队,就此亡了金国。而金国军队,并非草包,那是曾灭了大辽和北宋,抓走两个北宋皇帝的“狼”骑兵。
狼是草原的守护神。草原骑兵崇拜狼图腾、具有狼一般的斗争精神。
狼烟与蒙古长调
为了研究狼图腾、草原魂的秘密,作者去掏了一次狼洞,从七只狼崽中留下一只圈养。
草原上,母狼爱崽护崽的故事流传极广,为了教崽捕猎,母狼经常冒险抓羊羔;为守护洞中的崽,不惜与猎人拼命;为了守护崽的安全,常常一夜一夜地叼着崽转移洞穴;为了喂崽,常吃得自己撑破肚皮,再把肚中的食物吐给小狼;为了家族的利益,失去崽的母狼,会用自己的奶去喂养其他母狼的崽。
当狼崽学会嗥叫后,群狼们都围在蒙古包外,准备营救。却因为与狼崽的无效沟通而远离。营救狼崽未能成功,群狼们在蒙古包外对着月亮嗥叫,那叫声,苍凉婉转成蒙古长调,令人惊心。
作者说蒙古人的音乐和歌唱,也必然受到狼嗥的影响。听了狼的长嗥,你就会明白蒙古民歌为什么会有那么长的颤音和拖音。那是从母狼心底深处发出的母性哀歌,呜呜咽咽,悲凉凄婉,穿透悠远的岁月,震荡在荒凉古老的草原上。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说: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
草原狼不屈不挠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抗击几乎不可抗拒的外来力量。在秋末转场去冬牧场的路上,狼崽不愿被铁链拉着走,奋力挣扎,口吐鲜血,没能活到第二个春天。狼的反抗,是为了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独立和尊严。如是一想,就不难明白电影《战狼》为何受到亿万人民的追捧。
由此上溯,中国历史上的多个汉族封建王朝,都亡在草原人的狼烟之下;蒙古民族曾横扫欧亚,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版图。游牧精神也渐渐溶入汉民族的儒家精神。儒家遵从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四个“不”,就是典型的狼精神和狼图腾精神的准确写照和高度概括。
正是因为草原民族长期不断地对汉民族输血和混血,使中华民族延续了四“不”精神,成就了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性格,勤劳属于汉族的农耕文明,勇敢则属于游牧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成中华民族的龙图腾,被人崇拜。
然而,战争的狼烟熄灭后,农耕民族垦荒烧荒的浓烟却在草原弥漫。这使狼群撤退,越过了边境,消失在额仑草原上。蝴蝶效应下,草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也印证了蒙古老人的话:狼没了,牛羊马和我们所有的人,都会遭殃。北京知青插队额仑草原30周年的夏季,作者再次返回额仑草原,从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已然成为稀疏干黄的沙草地。牧区农治后,草原正在沙化。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破坏生态,就是自毁未来。
多年前,我在青海草原上看到牧民们骑着摩托放羊的疑问,仿佛也找到了答案:贫瘠的草原载畜量太小,养了羊,就养不了马。这个答案,令我无比惆怅。幸好,依然具有狼图腾自由强悍进取精神的中华龙,正在腾飞,飞向全球、飞向太空,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开拓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作者:丁逸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