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一书中的“七堂艺术课”,对应书中的七个章节,前五章分别为“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和“斑斓的底色”。这五个方面是诗画融通儿童美育的内容构成,又自成体系建构出一个“金字塔”结构。底色为塔基,感觉、情感与思致为塔身,创造力为塔尖,五维共进,培育“全人”。第六、七章分别呈现了诗画融通儿童美育的具体途径、实施策略及建议。
“美育”这一概念源于德国古典美学家、诗人席勒的著作《审美书简》。美育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也有着深厚积淀。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提出“里仁为美”,强调美与德相伴、美与善共生。中国现代美育的开拓者王国维先生第一次把美育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他评价孔子的思想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其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将教育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部分”。1912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思想,首次在国家层面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近些年,我国从教育政策层面对教育中不同年龄、不同对象、各个层次的美育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国务院颁布并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而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元宇宙的勃兴,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更需要人们具备优秀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综合能力。
鉴此,无论是在东方西方,无论是在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生活里,美育都是人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诚如作者在书中所写:“美是温柔的,美又是强悍的;美是细腻的,美又是辽阔的。可以说,所有教育类型中,唯有美育最涵宏广大,最亲近人性。”
而要理解儿童美育,其前提是理解儿童、理解教育。我们时常听到孩子说出诗歌般的句子,我们时常看到尚不识字的孩子拿着一幅图读得津津有味,而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着笔在纸上、墙上、地板上涂鸦。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和艺术家,儿童本身就是诗性与美的存在,他们处于自然状态就焕发着诗意与美的光芒。因而,作者理解“儿童美育就是关于美的感性教育,而一切浪漫的感性,就闪烁在人格的波光中。”此诚为慧见。诗意与美是儿童美育的本真溯源。他的立意、他的呼吁,就是希望儿童美育能真正以儿童为本、以美育人,成人之美。
“美始于感性的熏染,终于品位的养成。”一枝花叶、一瓣青云、一瓢波纹,日常生活里的细节都是孩子获得审美经验的起点。而要更大程度地涵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判断、增强审美创造,仍需质优易得的载体与清晰可辨的路径。对此,作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养育女儿的切身感受及数十年穿梭于诗词、书画之间,直面各类艺术作品,深耕艺术学的研究基础,提出基于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观。
作者王新先生生长于湖南宁乡。他历经时间淘洗仍熠熠生辉的经典诗画,就是亮在他起落顺逆的人生旅途里,指引他走向高远之境的那盏灯。他希望将这盏灯传递,“告诉更多的孩子古今中外的艺术中什么东西是最好的、最美的,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把最好、最美的诗画艺术带给他们,春风风人,熏陶出一种好的品位”。
除此自身生命体验,作者还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诗画融通儿童美育的学理支撑:其一,诗词与绘画,皆有情有象。对于儿童来说,有情致温柔,有象得生动,方可亲近。其二,诗词、绘画中皆有音乐。诗画融通的实质是诗、画、乐的融通。如此,全面打开孩子的感觉、完整熏习孩子的人格。其三,依据脑科学研究成果,左右脑协调发展可激发创造力。诗词作为语言艺术,利于孩子左脑开发;绘画作为空间艺术,利于孩子右脑开发。诗画融通,左右协调,平衡发展。因而,基于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是立足儿童身心特征、契合儿童认知、遵循美育规律、适合儿童成长之需的首善之途。
在本书中,作者从感觉、情感、思致、创造、底色五个维度进行建构,一线穿珠地将百余件古今中外经典书画艺术作品呈现给读者,并从视角、细节、思维、余味、自然意蕴、形式意味、古典意境等角度寻找到诗画契合、融通的基点与触点,引领读者在诗与画间穿梭流连,在比较、对话、往来、激荡中,获得单一视角所不曾领略到的独特审美体验。
美育作为一门专门性活动已形成其独特的理论系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是儿童美育落地实施的基本准则与根本遵循。研究者们基于传统范式的镜像观照、审美过程的心理探查及美育发展的时代考量发现,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经过感美、立美、创美三个阶段。本书中,作者亦清晰指明儿童美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即“以艺术欣赏为主体,艺术创作为辅助,艺术批评为引领,艺术人文为教养”,并对家庭审美教育如何开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笔者更清晰地看到诗画融通儿童美育的包孕性与创生力。它带来的是一种超越美育学科的美学精神。让我们坚信,美育不只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分支,更应成为教育的理想状态。
作者:杨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