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是白居易的《夜雪》,乍读,明白如话,一首普通的小诗而已,但沉浸其中,又觉立意不俗。全诗从侧面写雪,妙用烘托,把一场夜雪写得生动传神。“折竹”写重,“时闻”写静,又暗示一夜无眠,实乃韵味深矣,浑成熨帖。诗人此时谪居九江,心情孤寂,但诗的格调并不凄冷颓丧,有精神的暖色闪光。
和白居易差不多同时代的中唐诗人孟郊,有一首《洛桥晚望》,给人以快意和美感:“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初冬时节,天气萧瑟,万籁俱寂,悄无人声,这样写来,也是平常之笔。但最后一句,是大笔一转,笔力遒劲,使得气象壮阔,沉寂的画面顿起生机,全诗立马有了一种盎然的意趣。“直见”一词,更使人豁亮。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十二月十五夜》,也是一幅清新美丽的夜景。诗人在独自赏雪,夜色充满幽冷,但全诗的意趣是乐观的,明月与白雪交相映照,房间也倏忽敞亮。文字如此洒脱晓畅,描摹的正是诗人所怡然自得的良宵美景。
冬夜漫漫,可饮酒御寒,可总是呆呆喝酒,实在是百无聊赖。而诗人们的酒,意蕴丰富,或绵厚,或醇香,或颇有劲道,即便借酒浇愁,愁中也自有温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是信手拈来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实全诗又是十分精巧的,“绿”和“红”营造暖暖的氛围,而随便的一问,实则温馨十分,短短二十字,已酿成醉心的浓郁诗意,自成妙境。
晚唐杜牧写了《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此诗作于诗人外放期间,心里郁积愁思,欲借酒以求得片刻慰藉,语意有些沉重,有壮志难酬的隐痛。但第三句一笔宕开,富情于景,顿生波澜,包孕很丰富。最后心中有一问,唱叹有致,清意不绝。四句诗,给人以身世茫茫之感,但读来抑扬顿挫,细细玩味,有一股力量在心底生起。
边塞很远,又往往是苦寒之地。但古代对于边塞诗的铺陈和抒写,在凛冬的诸多意象之中,总是升腾着温软、暖心甚至热血的情愫。唐代卢纶的《塞下曲》乃是名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此诗有边塞诗雄健浑远的特点,但用笔极为轻快简捷。写骑兵列队欲追逃,弓刀落满天雪,是扣人心弦的场面。战斗结果如何,诗里没说;如何去追,诗也戛然而止。诗的高潮虽在言外,但蓄势饱满,余味无穷,叫人振奋不已。
另一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沙白月明的边关夜景,简洁空灵,也含蕴不尽:“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色的苍茫由霜雪和月光相映而成,一支芦笛响起,笛声吹遍关山,虽婉转悠扬,却勾起了征人的思乡愁绪。诗歌以声感人,凸显了乡愁之主题,但边关静夜的天然图画,既雄厚壮阔,又苍凉凄清,给人以很强的艺术美感,至于凛冽的边陲之苦,倒是淡淡地消融了。
的确,在冬夜,是特别能叫人起思念之情的。白居易写了《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是唐代一个重要节日,朝廷是放假的,家人一起欢度,自然很有意思。但诗人此时却在客店枯坐,孤独的影子伴着孤独的身子,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他又想着家人也正在念着自己,肯定说了好多话。什么话?读者自己去想。诗歌的妙处,在于直率质朴,而且,对于和亲人们欢聚的念想,已经足以抵消夜之清冷、夜之漫长的。
李白的《子夜吴歌·冬歌》写女子思念征夫,特别深情:“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全诗富有情节性和戏剧味,驿使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最后又一问,结束得很意远,饱含着情感。此诗得力于“民歌”体裁,音调清越明亮,达到了“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的境界。
清初的纳兰性德有著名的词作《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是作者少有的雄浑豪壮之作。上片静中寓动,鲜活灵动,境界也是苍凉;下片写将士们耳听风雪迷茫,连回乡的梦也做不成,叫人彻夜难眠;结句很淡,表面清瘦,实则丰满厚实,是淡而不淡,情致含婉。全词景象非常,余味很长,虽有思乡烦恼,但总体给人有明快之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唐代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中虽写到了“贫”,又以苍茫的寒夜作背景,却给人以安宁之感,尤其是柴门一声犬吠,顿生温暖。全诗笔墨很简很淡,是一幅隽永的水墨小景。
宋代胡仲参有《寒中偶题》一诗:“酒对红炉暖,香凝绣被温。老天有私意,寒不到朱门。”诗是间接写了“贫”的,而且与“富”对照,语气来得不太经意,用意却不浅,有对贫苦之家的怜悯,有对富人和社会的诘问,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名句,有着相同的旨向,读来可感受到忧国忧民的一股暖流。
月光有清辉,梅花有清香。梅和月都是高洁的象征,两者同时进入古典诗词,成就了众多美的绝唱。品读这些诗词,最能叫人忘记“寒冬”的种种不可人意。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句,把梅花清雅端庄、幽独超然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那梅影的疏淡、月色的朦胧、清香的不绝如缕,令人陶醉且难以自拔。所以,后人只能无比崇拜地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南宋的杜耒写有《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全诗有暖意、有亮色,情意融融,亲切可喜。梅和月的介入,既点染绝佳墨梅图,又赞美友谊的高雅芬芳,读来活色生香,趣味盎然。
宋代陈亮填了一阕《点绛唇·咏梅月》:“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痩。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全词情景交融,意境邈远,字面上不着“梅”“月”两字,但梅月品质已入了梦境,而且托梅咏志,借月抒怀,曲折尽意,余音绕梁。
冬夜干什么好呢?总体讲,读书是不错的选择。南宋陆游有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中一首,是自我劝勉,也是对晚辈的忠言:“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全诗谈不上字字珠玑,但意味深矣。在冬天的夜晚,诗人把饱经沧桑的人生体验进行了一种概括,那就是,读书要珍惜,富贵是浮云。这是璀璨的智慧火花。
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