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谭晓琴是走过烈日下的浏阳村镇的。那是2021年5月的一天,浏阳新南桥村的药材大棚旁见到她,一脸的热汗,跟村民们泡在田间地头。知道的,她是漂亮女作家,不知道的,就当她是驻村干部了。
“我们这片是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种了牡丹、芍药、玉竹等药材,试点成功后,再以‘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村大面积推广,新型产业培育成熟后,将取代落后产能,盘活闲置资产,实现散小食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一番内行话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作家深入到此,还有什么写不到位的?
谭晓琴把自己在最前沿的收获写进《村原白描》,以熟悉又生动的笔墨演绎浏阳乡村。浏阳,这个花炮誉满全球、蒸菜味美大众、花木果林点亮城乡的地方,充满乡土乡愁、激荡改革风云,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生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再被谭晓琴这样的年轻作家捕捉到了,随即,便活色生香起来。
《村原白描》写了青山绿水、人民幸福,是奋斗者的力量与担当,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快速发展、是梦想实现,是希望的田野,是绽放的笑容……
由此,我们在她的字里行间能看到——
农民颠覆了身份,他们用手机指挥无人机神奇作业;农村换了“活法”,大花园里就是城市一样的生活;农业从根本改变,大数据、机械化让土地翻倍生金。
当我认真捧读这本《村原白描》,才知道谭晓琴是深入浏阳近100个村镇写下的。字里行间能看到,她走到田垄上、村民间的背影;能听到,她在村头、地头、灶头,与农民促膝深谈聊家常;更能读到,她与村民走近了、混熟了、更亲了,那些幸福背后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细节。
正是这样走访,人物栩栩如生立起来。谭晓琴的创作,总体来说,在呈现浏阳自然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红色热土之美。书中既有在任或离任的村干部,也有普通百姓;既有年长者成为创新产业的高参,也有年轻后辈敢想敢干敢创造。有着创新务实传统的浏阳人,他们用勇气、智慧、胸襟、才干,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历史,书写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奇迹。
谭晓琴是敏锐的,时尚的。种粮大户指挥植保无人机,App上管理农田……从浓浓的科技范儿里看到新农民、新农村崭新风貌,也把读者带入了“数字农业、智慧乡村”的崭新农村。
书中感动的细节有很多,谭晓琴没有刻意追求高大上的完美,只用最本真最朴实的文笔与故事去表现,让我们一下跟着她进入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
比如竹联村的农民钟龙枧,是蔬菜种植大户,经过几年的发展,他打造的“瓜果小镇”初具规模。果香四溢,景色宜人,一年四季五彩缤纷,春可赏百花,夏可看蔬菜,秋能品瓜果,冬可观垂钓。他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带头人。
听到看到的故事,写进了书里;许多的感动,也刻入心田。“村民生活智能化,生产环境数据化,劳动工具机械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在充满文化底蕴和奋发向上的热土上,人们追求卓越、锐意改革掀起了繁荣发展的浪潮,趟过了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正以智慧之芯、时代之梦谱写新山乡巨变。于是,在作家的笔下,这片热土成为智慧农业的标杆,山乡蝶变的样板,也将给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时代启示。
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