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冬夜,我终于读完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这是一部苦难与温暖并存、浪漫与现实交织的小说,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谁来署名的早晨》,下部是《谁来落幕的夜晚》。读过之后,我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是啊,这部小说以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彰显了冰雪之城哈尔滨的风土人情,足以燃起浓郁的人间烟火,柔肠百结,气象万千。
对迟子建而言,哈尔滨确实与她有着特殊的情感依存,她记忆里的哈尔滨故事,多半浸透着情感的泪花。正如她在后记《我们时代的塑胶跑道》中,开篇就坦言:“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这座城市衔接过去和未来,融合东西方色彩,自然和现代的交会,都映照在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人身上,在烟火漫卷中焕发别样的色彩。
在烟火漫卷的生活中,人们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里寻找亲情、爱情、人生的意义、丢失的孩童。在苦苦找寻中,品味人间悲欢离合,识得自我存在的价值。作品中各色人等,棱角分明,让人觉得既真实,又自然。每个人似乎都怀揣着秘密,伴随着哈尔滨的四季,流转于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当秘密揭晓时,一场震撼人心的烟火盛宴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的背景是哈尔滨,主人公刘建国曾是一名知青,前去看望在兵团的同学于大卫和谢楚薇夫妇。由于夫妇俩要高考,照应不过来在襁褓中的儿子铜锤,请好友刘建国把儿子带回哈尔滨,让母亲谢普莲娜照顾。谁知在路上孩子不幸被偷了,刘建国不断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奔走,恋人离他而去。过了知命之年,他还是单身,以开“爱心护送”车为业。丢失的铜锤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隐痛。他的哥哥刘光复虽然身患绝症,但是依然热爱生活,为拍东北工业纪录片的梦想而倾力付出。他的妹妹刘骄华是狱警,胸怀大义,在工作之余还致力于帮助刑满释放群体的就业。跟着刘建国跑车的黄娥,在情感上虽背叛了丈夫,但她心底却是善良的。丈夫卢木头去世后,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在为儿子杂拌儿找到依靠之后,她准备随丈夫而去。故事本身虽有意犹未尽之感,但结局还是比较圆满的。经过一番血亲鉴定后,失散多年的铜锤竟然就是近在咫尺的翁子安,而他却对黄娥产生了深深的爱意。刘建国得知真相后,心灵得到了慰藉,终于完成了这场灵魂的救赎。
“爱心护送”车上的人间故事,日日上演。重症监护室门口,入殓师和爱心司机的翘首以盼,患者家人的焦急与悲怆,每个人秉持着不同的心态,等待着被救赎。如此人间悲喜,实在令人动容。
榆樱院是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一个“取景点”,老郭头、陈秀、大秦、小米、小刘、胖丫等是底层人群的主要代表。榆樱院里的人间世,悲喜无常,故事仍在流传。故事中的某些留白,令读者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其实,不论是刘建国、翁子安、黄娥,还是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其命运都是非常坎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是悲剧式的人生。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迟子建依旧能用如此美妙的文字,于烟火弥漫处寻找人间大爱,于如歌岁月中洞察人情冷暖。我想,给予她无穷力量的,也许就是她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无限的热爱吧!
在与这部小说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我的阅读过程是愉悦的,阅读情怀却是感伤和悲悯的,就像这个季节缓缓飘落的雪花,无声无息地染白了苍茫大地,淡雅素净,层层叠叠,走过之后的印痕又被覆盖而去,除了自己,无人知道。这种厚重的阅读之美,便是冬日里给我最好的心灵礼物了。
陈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