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无数的河流如同人的血管,连接着全国各地,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河流家族中,历史上主要由人工开凿的一条条运河,关乎王朝的统治、社会稳定和文明的发展。《中国的运河》一书以宏阔的视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盛衰相关的社会图景。
这本书是我国历史地理学领域的重要著作,该书作者史念海(1912年~2001年)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优秀的学术著作,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中国的运河》就是如此。该书初版于1944年,在抗战岁月出版此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河山的认同。后来,史念海先生根据四十多年的野外实地考察所得,大幅增补书的内容甚至重述,成就了如今的这个版本。新版《中国的运河》,除修订差错外,对书中47幅地图全面精修,增加了书的学术分量。
《中国的运河》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朝代更迭,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史念海先生也以此书跨出传统地理研究,展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此书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此书不仅讲运河的前世今生,也讲运河史上的历史。一部中国运河史,一方面是反映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运河与各时期社会状况交互影响并关乎朝代兴替的历史。书中,基于严谨考据的观点俯拾皆是。比如,书中提出,隋代的灭亡和隋炀帝修运河造成苛政有关;唐朝之所以兴旺,得益于前朝留下的运河遗产;元朝因为迁都至北方,直接影响运河修建的方向,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大变局。
此书意在阐明运河之于历史的关系尤其密切,这拓展了我们对中国历史认识的视野。同时,书中“为世所用”的态度,将书的落脚点放在为现实提供方略上。比如:为使运河得到整修,必须恢复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减少黄河中下游的泥沙淤积。
本书第一章《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中指出:“运河的开凿固然可以促进全国的统一,而统一之后更需要运河来构成交通的系统。”众所周知,隋朝的统治才短短的37年,但是开凿运河用力最多,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个朝代。但在运河开凿中“用力过猛”,也直接导致王朝的崩溃。
隋朝和唐朝定都长安,为了便于统治的需要和全国商品的交往,在科技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开凿运河,其工程量是巨大的,花费的钱财、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更是无法具体计算。运河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运河遭受淤塞、阻断和荒废的厄运。可以这么讲,只有在社会安定的背景下,运河才能发挥其作用。在后来的历史时光中,运河在兴衰起伏中缓缓流过,运河的发展史,也是历史的变迁史。
现在,我们熟知的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隋唐之后,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扮演漕运的功能。在大运河成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便捷条件,将漕粮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各个朝代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漕运对于各朝代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粮食,并支撑着历代王朝统治的正常运转。漕运促成了运河沿岸市场网络的形成。仅京杭大运河上,先后涌现出天津、徐州、淮安、扬州、无锡、苏州、杭州、洛阳等21座大运河名城。运河沿线城镇的兴衰,多与运河的流畅与否、漕运的正常与否紧密关联。
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伴随交通技术日新月异、大型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历史上流淌上千年的大运河,其作用和功能再也不像往日那么重要,曾经一度遭受“冷落”。进入本世纪后,人们充分意识到运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现实的使用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于是大力重启运河的保护和利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中国运河迎来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实施方案,随后又出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保护规划,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思路,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新时代推介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