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李学勤先生序吴方《中国文化史图鉴》之际说:“由二、三十年代开始,已有学者编写比较系统的中国文化史。日本学者写的几本书,也被迻译到我国。后来文化史的研究冷落了一段很长时期,直到近十几年,才一跃而为历史学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如今30年过去,看到刘娟博士主编、岭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编撰的“湛江当代文化简史”丛书,感觉到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研究热”还在继续,只是研究更加沉实,更加具体,没有续用“新旧三论手法”“中西文化比较”的旗帜而已。
与“单打一”的专门研究相比,“文化研究”的切入固然是新颖的,甚至不无“捷径”的特质,但是,稍微深入一点考察,则不难发现,此类纵向跨越的研究颇不容易。
问题首先在于“多文化而无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说:“文化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的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美国最流行的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曰,文化“是一种人民或集团在特定时期创造的艺术、信仰、风俗、制度以及其他成就和思想”。笔者二十年前编辑河南《大河报》的文化副刊时,发现“文化”的门类达数百种之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东西方、烟酒茶……以至于“没有文化”也是“文化研究”的范畴,曰“文盲文化研究”。故此,文化研究更需要宽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在学科分支越发精细的时下,其难度不言而喻。
也正是在“知难而进”的意义上,“湛江当代文化简史”丛书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筚路蓝缕不易,剑走偏锋更难——更何况体育史、族群文化史、教育史等并不是作者们读硕读博研究的方向乃至领域。
该丛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当代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杂文家、文学史家唐弢与资深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施蛰存两位老前辈,有感于“当代文学史”出版物泛滥而著文指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洪子诚先生认为,“唐弢先生说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主要是对当代人处理新近发生的事情的可靠性的怀疑。”意为“史”是需要沉淀的,不可以信口开河。然而,对立的观点认为“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至少,看看身边人对于身边人的评价,总是不无当代意义的。例如冯文炳先生在北大谈新诗,就是讲彼时活跃的新诗人刚刚发表的作品。所以,是耐心沉淀,还是大胆尝试,似乎还在于欣赏者的见地与水准。梁任公《饮冰室诗话》第一则便开宗明义:“我生爱朋友,又爱文学,每于师友之诗文词,芳馨悱恻,辄讽诵之,以印于脑。自忖于古人之诗,能成诵者寥寥,而近人诗则数倍之,殆所谓丰于昵者耶。”于是,他把黄遵宪的长诗《锡兰岛卧佛》推为中国“有诗以来所未有”的杰作。这种立足当代、肯定当代、放眼未来的“与时俱进”的胆识,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湛江当代文化简史”丛书的思路。例如湛江的“当代旅游”,其当代性就毋庸置疑。因为古代压根没有“旅游”这门产业。因此,哪怕仅仅提供了认识湛江当代教育、族群、旅游、文学、体育的一种思路或者史料,这种“当代意识”也不容忽视的。正如鲁迅说的“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一切立足于“现在”。
该丛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其本土化。
或曰中国大陆最南端是“民风彪悍”的“文化沙漠”,那是对雷州半岛的红土文化与海洋文化知之太少。忆往昔著名文化学者、多次获得国家“山花奖”“飞天奖”的孟宪明先生南下湛江,跟随雷州的傩舞表演跑了整整一天,拍照片上千张,大为震惊曰:“失礼求诸野!中原已经没有如此完整的傩文化表演!”日前参与“湛江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笔者的任务是梳理“人文湛江”。由浅入深粗粗分类,就涉及了湛江的地质文化、海岛文化、童谣文化、年例文化、祭祀文化、名人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台风文化、雷神文化、石狗文化、方言文化等十六种——尚未包括“湛江当代文化简史”丛书里的体育、旅游、族群、教育、文学种种。
费尔巴哈说: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同理,是否可以说:文化的最初据点是地——是故土、是方志、是族谱。
浏览“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与“饶宗颐学术馆”,我们不难发现,两位文化大师,均是在自己的故土起步:没有江苏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的社会调查,就不会有“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饶宗颐可以居家自学而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考古学、宗教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树,家学渊源与潮汕文化的滋养功莫大焉。
“湛江当代文化简史”体例不一,写法不一,侧重不一,但是立足本土的特点十分突出,既有历史文献,又有作者自己的田野调查,可以为本地的“创文”提供文化支持,又可以为八方游客了解湛江提供方便。例如文学简史里对于著名本土诗人洪三泰的介绍,即擦亮了本土文化的品牌。洪三泰先生在杖国之年,尚能以踏上时代潮头的诗心、认识与经略海洋的诗心、热爱港城故里的诗心和追寻艺术效果的诗心,写出了长诗《大海洋》,在“2019俄罗斯普希金国际诗歌艺术节”上一举获得“俄罗斯普希金诗歌艺术勋章”。
该丛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其原创性。
原创是可贵的,原创更是困难的。即便外地有现成的“文化研究”模板在,“照猫画虎”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关于族群、教育、旅游之类的涉及千家万户的领域,多如牛毛的材料如何取舍?“论从史出”的“史”哪些最为可信?“以论代史”的“论”如何定位?起承转合的阶段如何去划分?都是不折不扣的难题。
据了解,该课题申报之初已经提出了设想:首次系统地对湛江当代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态特征、现实变迁、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中提炼出湛江当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着眼于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研究张湛江当代文化精神对湛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如今,无论现在的成果是否完全实现了初衷,“雏形”是活生生地摆在这里。而且,几本小册子各有自己的格局与思考,显示出作者们的文化底蕴于阐述的个性。例如“族群文化”的三个切入点——湛江当代族群文化的退隐、湛江当代族群文化的断裂、湛江当代族群文化的复兴,就鲜明地体现出“史”的特色。北大严家炎先生谈文学史中的作家作品研究,让弟子们始终记得三点:一是与前人相比,该作家或作品有什么贡献;二是与同代人相比,该作家或作品有什么特点;三是该作家或作品对于后世有什么影响。湛江族群研究与全国族群研究具备一定的共性,但是,红土地上的雷州文化气息是无可替代的。又如对于湛江当代旅游文化发展的定位:“快速起步-徘徊摸索-调整尝试-飞跃发展”,视野开阔,眉目清晰,例证充实,即便材料还可以补充更新,但是框架已经十分坚固。
龚自珍诗曰:“文侯端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说恰恰是年少时写的诗歌,精密严谨,所以不可磨灭;到了“诗渐凡庸”的老年,“斯亦不足畏也已”。笔者南下湛江二十年,写了十本小册子,曰老子文化,曰孔子文化,曰鲁迅文化,曰博雅文化,曰审美文化,曰传播文化,曰台风文化,曰韵语文化,曰死亡称谓文化……然而,回头看看,自知纯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尚未摸到“文化研究”的门径。因此,看到年轻老师的文化论著,真是由衷的高兴,虽不敢说“少作精严故不磨”,至少从确定选题到田野作业,从资料梳理到论从史出,他们付出的辛劳显而易见。惟愿已经有了基础的诸位作者,“咬住”自己的选题,一步步深入下去,为脚下红土文化的长城增砖添瓦。
宋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