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美食是一种享受,看美食文章亦是一种享受。在王干的散文集《人间食单》中,他将家乡的美食、他乡的美食和对“吃”的思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仿佛隔着纸张,就能看到那一盘盘珍馐美味,让人忍不住细细品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归纳为“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等方面。几千年来,人类的生存繁衍,食物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也充实了美食的多样性。但吃遍各地美食,走遍千山万水,人们最惦记的还是故乡的美食,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是任何外界因素都磨灭不掉的,正如王干在书中提到的“你走得再远,你吃得再多,故乡的滋味总在牵挂你……”。
书中《里下河食单》中,几乎每一种食物都能勾起我的味蕾。他笔下的里下河是平原地区,河网密布,物产丰富,供应了人们许多美食。我生活的地方也是平原,有着许多相似的美食,比如米饭饼,在江汉平原叫作溜粑或小米粑,过往家里剩下的米饭或稀饭,奶奶不舍得丢掉,收拾好后,乳酸菌在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慢慢地发酵,赋予剩饭另一种风味,再磨成米浆,在锅里摊成饼,那酸香味,馋得我还烫手时就忍不住往嘴里送。咸蛋、慈姑、螺蛳、河蚌……每看一篇,都会联想起在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让我不禁垂涎欲滴,思索每道菜的做法。这就是作者高明之处,将一个个家乡美食,变为一篇篇文字,让在外漂泊的游子可以通过文字怀念家乡,慰藉思乡的心情。
在第二辑《寻找他乡美人痣》中,王干将旅游、出差途中所见所闻所尝的美食详细记录,可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爱吃、会吃的人。生活中,很多人的旅程都是行色匆匆,除了拍照以外,一趟下来并没有多少记忆。事实上,去一个地方旅游,能够在当地犄角旮旯中找到独具特色的美食,倒也不失一场美丽的际遇。比如他在《“凤鸣三仙”诞生记》中提到的鸡枞菌,就勾起了我在云南的一段吃菌子的记忆,雨季的云南,菌子的鲜美赛过鲜肉。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国”播火了一批美食,其中就有云南的鸡枞等菌子,让每一个在云南旅游的客人都会想着去品尝。美食文章和纪录片一样,它能够留存一个地区的特色,亦能够推介这个地区,带动一方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
《人生百态看吃相》作为散文集的第三部分,王干写美食而超脱于美食,将“吃”的哲学进行了探讨。《吃什么》《和谁吃》《在哪儿吃》写出了国人的聚餐文化、节日文化、宴请文化;《点菜是个美学问题》《喝酒是个军事问题》写出了餐桌礼仪、酒文化;《火腿笋片汤》《“贪吃蟹”谢冕》写出了文人名家与美食的故事……国人会吃、善吃,衍生出来的饮食文化也值得细细咀嚼。
其实,写美食文章并不容易,详细交代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那便成为了厨子的菜单,颇为乏味;如果单纯写美食的文化,又缺少了一点烟火气,读之寡淡。王干的《人间食单》真正将美食与文化交融,让人既可以读懂美食背后的故事,又可以勾起读者的食欲,忍不住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寻觅那些城市的美食。
谢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