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雨绵绵的傍晚,读完了梁晓声的小说集《母亲》,掩卷沉思,思潮起伏,书中的人物、故事、场景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旁,令人感同身受……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母亲》,收录了《母亲》等五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描述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勤劳节俭,保持善良、纯正的品格,以身作则,在做人、处事方面给儿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同时,作者以母亲为缩影,记录了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多层次叙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欢命运。
在梁晓声笔下,通过无数个场景呈现出母亲的鲜活形象,“眼泪扑簌簌地落”的母亲,“翻山越岭”为生计奔波的母亲,“心怀美好等待为孩子们过节”的母亲……正如梁晓声所说,生活没能将母亲变成懊丧的怨天怨地的女人,母亲用她的心锲而不舍地衔着一个乐观。“我们依赖于母亲而活着,像蒜苗之依赖于一颗蒜。”
小说中的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没有财富和知识,但她满腔的心血都给了孩子。我们赞颂这样的母亲,并不是去评价女性应该怎样去生活,而是赞美一切坚韧顽强的力量,这是中国女性在困境中的迸发,也激励现代女性去追逐生活一往无前的蔚蓝。
阅读小说集《母亲》时,最感人的那段,是梁晓声去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买书的章节。当作者开口要钱时,母亲问他钱的用途,知道他买书的缘故随即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看不下去,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他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善良的母亲却已将钱塞到他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之后母亲立刻回去坐下,埋头干活,投入到工作中。读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虽借他人之口说出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以及指责作者不体贴母亲“乱花钱”,但母亲的反应和表现让读者印象深刻。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因为爱的支持和理解,梁晓声的文学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
在这部小说集中,主人公并不都是母亲,但母亲在《黑纽扣》《白发卡》两篇中均是重要的出场人物,让读者在看到更多女性形象的同时,对母亲有了更为鲜活的了解。虽然梁晓声写的是自己的母亲,但丰富的写作经历和力透纸背的笔力,却足以激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母亲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捧抱着乐观?从母亲默默地望向子女的目光中透出的那含蓄的欣慰,梁晓声找到了答案。“她生育了我们,她就要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母亲那乐观在当年所依仗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吧?唯一的始终不渝的信念。”梁晓声如是说。
阅读《母亲》的过程中,无数次感动得我热泪盈眶,不由想起我的母亲,她的勤劳贯穿一生。过去的那些年,为了多挣点工分,母亲干着和男人一样的活。100斤的麻袋,母亲一人背起从地里往回走,佝偻着身子,气喘吁吁,汗水湿透衣背,从不喊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母亲还在屋后开垦了一块菜地,地里种着黄瓜、西红柿、韭菜、茄子等,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唯有趁父母身体健康时,常回家看看,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定期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陪伴他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爱是一泓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永远温暖着我前行的道路……
殷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