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经石头城
(五代)陆蟾
六朝多少事,支肘思悠悠。
落日空江上,子规啼渡头。
蒹葭坏废垒,烟雾接沧州。
今古分明在,那堪向九秋?
——(选自《梧州历代诗词选》)
陆蟾,唐末五代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县城)人,生卒年不详。曾隐于湖南倏县司空山,常游于楚越间,诗多警句。宋代高僧契嵩评价他:颇知王霸大略,以诗高出流辈,贫道守节,不为阿世苟合,而常幅巾布衣,好秉高节,所至闭户自处,不与常人交往。《全唐诗外编》收录其诗三首。
石头城即江苏省南京市,以产雨花石著称,故名“石头城”,也称金陵城。
诗人经历了晚唐的没落,五代十国的战乱,以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之北宋王朝初定的人生,可谓经历了风风雨雨。
晚春时节,诗人途经“六朝古都”南京,时值群雄逐鹿、封建割据、风云变幻,民众处于兵荒马乱的水深火热之中,六朝古都就是朝代更替的见证者。此情此景,诗人怀古抒怀,有感而发。
“六朝多少事,支肘思悠悠。”——城头变幻大王旗,朝代的更替,多少往事消失在历史车轮滚滚的烟尘之中。诗人支起臂膀托着腮,陷入对往昔的深思之中,许多往事鸿爪雪泥,在不经意间变得模糊,那战火纷飞的过往却在脑际弥久愈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在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落日空江上,子规啼渡头。”——江边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金光璀璨。不久,血红的残阳日渐西沉,滔滔东逝的长江上空暮色渐浓,给恬静的大江抹上一层玫瑰色。那轮残阳就像圆盘一般,照在诗人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而那滚滚长江水浮光跃金。渐渐地,夕阳收敛起它最后的光芒,变幻成暗云,暮色暗淡,残阳如血。最后一丝残阳打在江面上与淡黄的天际融为一体,吞天沃日。无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真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呀!
旧渡口老码头旁边树上的杜鹃鸟泣血声声啼,悲苦凄凉的心情不由漫上了心头。子规,又叫杜宇、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也叫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蒹葭坏废垒,烟雾接沧州。”——颓圮废垒边的蒹葭(芦苇)在凄清的晚风摇荡,飘絮飞舞,雾霭在天地间弥漫,增添了一股萧瑟而压抑的气息。这一句诗人巧妙借用“蒹葭”相关的典故,《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
“今古分明在,那堪向九秋?”——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现时与往昔依然历历在目,诗人无法忍受国家如季节变更一样,从和煦的暮春一步步走向寒风瑟瑟的深秋呀!诗人坚信,总有一天祖国会“四海一”的,侧面体现诗人拳拳的爱国之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春暮经石头城》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动荡而痛心疾首、因民众的困苦而感慨之情。“今古分明在,那堪向九秋?”借史借四季更迭抒怀,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诗余音袅袅的尾声。
千年一叹读陆蟾,谈古论今。陆蟾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仁人志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诗人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格。《春暮经石头城》与宋代诗人陆游诗作《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那阕壮怀激烈的《满江红》一样,透出一个纵横家的气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如此,多少爱国爱民族、视疾苦百姓为父母的“匹夫”成为中华民族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周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