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座城市也是这样。当所有的苦难和辉煌走过,留下来的必然是一种精神与信念。走进这座“钢的城”,无时无刻都被一种特有的气质所吸引、所感染、所激励、所引领。
在工厂遍地开花的年代,机器和烟囱就是城市的庄稼,他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茁壮成长。这座城,因石得名,因矿闻名,因企驰名。鼎盛时期,有大大小小2300多个烟囱。
大江东去,走到这里,也会因之改道奔流。“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仙也不禁为这片矿冶之地描绘一幅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图。伟人两次视察这座城,说“骑毛驴也要去看看”,从炼钢、铸钢、锻钢到轧钢,把钢厂生产一线从头看到尾。
而那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小燕子》也将这样的词句深深烙印在亿万人的童年记忆中:“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如今,手中这部《钢的城》,则带给我沉甸甸的份量。一是来自历史的重量;二是眺望未来的力量。
一、重新审视“钢的城”独树一帜的精神标识
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史,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工业题材作品,少之又少。而翻开《钢的城》,一帧帧独具钢铁气质的影像就会热气腾腾迎面扑来,一张张钢铁工人的群像就会意气风发走在读者眼前。19岁进厂的青工,多少年后如此浓墨重彩地展示百年钢企的沧桑巨变,以及工人群体的心路历程,不仅仅是当代文学中工业题材的新收获,更是从一个时代横断面折射了一座城市又不尽然是一座城市的历史隐匿和未来走向,其存在和流传的意义早已穿透和超越了文本本身。
“商周铜都、汉唐铁镇、近代铁港、当代钢城”,其实,我们不必跟随历史的步伐,就能从这部作品中读懂这座城市。因为,凭借作者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述,也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性,以“这一个”“这一处”“这一城”“这一代”的视角,告诉我们:这座城,是如何从青铜故里到重工业基地,如何从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到新中国工业粮仓,如何从先进制造之都到现代港口城市。以及这座有近30万年人类生活史,3000年矿冶史,100年开放史和70年建市史的江南明珠城,又是如何将矿冶文化、钢铁情怀锻造成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创新精神是钢的城之根。黄石三千年矿冶文明令人叹为观止。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体,生产技术领先于当时世界任何一种矿冶文明。进入近现代,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型露天铁矿和水泥企业,湖北最早的铁路、电厂、煤矿,新中国第一个工业特区都在黄石诞生。《钢的城》展现的“临钢”原型“冶钢”,即是亚洲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科学精神是钢的城之源。从中国第一炉电渣钢到中国第一根合金旋压管,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国家十大建筑,再到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处于时代前沿的黄石科技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强国梦想。《钢的城》中的易国兴在公司领导层会议上做了检讨,“提出了重新恢复钢研所和中心实验室的想法”,反映了这座城在改革阵痛中依然尊重、选择和回归科学本身的特点。
奉献精神是钢的城之魂。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贡献2亿吨铁矿石,45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3000万吨钢材,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这座城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资源,见证了从“江南聚宝盆”到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沧海桑田。既使在改革转折时期,《钢的城》依然描写了这样的场景:临钢生产的民用建筑钢材持续火爆,供不应求,除了每天用整列火车皮发往全国各地外,来厂子拖运钢材的车辆也排起长龙似的队伍。
工匠精神是钢的城之基。黄石在助推大国工业的同时,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以大冶钢厂为基地,先后向全国输送、培训近3万名技术干部和职工,成为新中国技术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的“摇篮”。《钢的城》中,讲述了“临钢”从以吨为单位的原材料到生产人造卫星、火箭发动机重要部件,以及飞机大梁钢、坦克弹簧扁钢的辉煌历史。小说通过对冶炼活动的细节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钢的城”工匠精神。
二、充分认识《钢的城》独具魅力的启示和意义
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温润人心,增添动能。因此,审视、认识和研究《钢的城》,并非完全聚焦文字本身,而是希望从中得到某种文化滋养和认同,把握某种独特气质和个性,汲取源泉,砥砺前行。
这部不可多得的长篇现实主义力作,作者在有意无意中呈现出了钢的城、钢的人、钢的魂。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感受,但我相信,这部作品集中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内涵密码: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坚韧不拔。
作品说的就是“敢为人先”的故事。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黄石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极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从1978年率先在全省拉开国企改革序幕,再到1996年、2003年两轮大的国企改革,涉及7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10万名职工。特别是2010年之后,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设立众多重点园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收获了改革发展红利。2022年,黄石用十年时间,经济总量从1000亿元增长到了2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奋进全省第一方阵。《钢的城》集中反映了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艰难转型、逆势而上的一段历史,围绕改革大潮冲击下的各阶层人物的表现,以平炉分厂为点,故事、脉络、细节,伸展到整个“临钢”,延及社会各个层面,一一展开,全面铺陈。作者将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紧密结合,细致描写了各类人物众生相,把几代工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及整个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发展进程紧密联系起来,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又有独特的地域行业特征,题材厚重,视野广阔,人物鲜活,情节细腻。其中蕴含的敢破敢立的创新精神正是这座城市内涵底蕴的真实写照。
作品讲的就是“开放包容”的品格。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产业工人奔向这座城市,熔炼淬火、百炼成钢。小说中的“改革狂人”易国兴从一个三四千人的小厂“空降”到几万人的大公司,且不论成败得失,单是这一决策,也反映了“钢的城”是一座开放包容之城。现实中现代港口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外贸百强城市的人文地理优势,以及钢的人浓厚的“意气”在《钢的城》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映射。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继承和弘扬开放包容的精神,集天下智慧谋发展良策,聚各方英才兴发展大业,融各种生产要素助推转型发展,彰显钢的城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品格。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支持和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市场主体共同发展,将开放包容的品格根植于生产生活实践,让一切创造财富、推动发展的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作品描述的就是“坚韧不拔”的一股劲。矿冶活动作为人类最直接和大自然打交道的实践活动,3000多年前,黄石的先辈凭借简陋的工具与惊人的毅力,在荒无人烟的铜绿山劈山凿石,建设了一个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体的矿冶工业基地。夏、商、周时期,楚人在黄石地区攻山穿井、开采铜矿、铸造武器,疆域不断扩大、国力不断强盛,直至建成为一个地域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大国强国。这不仅是楚人筚路蓝缕、坚韧不拔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小说讲述了祝大昌转型为民营企业家,易国兴受聘私企当厂长,傅佳钢成为柑橘专业户的故事,还有下岗的赖子、毛仁银、刘胜利、叶老实、活宝、田鸡,或打工、或养牛蛙、或开餐馆、或贩古董,他们二次创业不认输的故事,反映了“钢的人”小车不倒往前推的“折腾”特性。而作者罗日新则以钢铁之毅、坚韧之心,从一名青工成长为作家和企业家,成就斐然。正如《钢的城》上下部的题目一样:一团火,满天星。钢的城,钢的人,承载着钢铁意志,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面永远都有不灭的火焰,身上都有用不完的一股劲。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深信,这种精神不仅能够承载历史,更能引领未来。
朱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