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这样的大美育时代中,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美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丰富而多彩的,更该是丰厚而又有力量的。当然也是早如《大希庇阿斯篇》中归结的“美是难的”这般,需要我们竭力去探究深邃的一个重要问题。王新的《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让我看到一位父亲睿智又博大的爱。
鲁迅先生杂文集《坟》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先生从彼时的伦常与家庭问题阐释父子关系,进而谈及伦理观念变革的必要性。他提到:“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但在时代洪流的推进中,“孩子”变了,“我们怎样做父亲”便成了一个宏观又细致的命题。而王新的《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从诗画融通的美育之路来为今日之父亲开辟出了一种可行、有爱、纯美的方法论经验。为人父母,我们要如何引领孩子认识美、亲近美、创造美,或许是我们为人父母一生的必修课。王新在书中是将“诗画同源”用了一个严整体系,构建出了他的美育实践的格局。在《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中,王新用“全人教育”为其逻辑起点,通过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斑斓的底色、诗画融通的美育路径和艺术实践,凝铸健全人格的“金字塔”型结构。
全书以古典诗词与中外名家画作为双线索,为孩子们铺开了美育的“七堂艺术课”。他恰如其分地在诗画融通中,为孩子们打开感受美的8种觉知:视觉、触觉、味觉、听觉、肤觉、通感、闭感、微妙感。王新在谈到“肤感”开掘的实践时,以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和朱耷的《秋林亭子图》两个作品进行了对举。他用二者间的冷暖比对唤起我们“肤觉”的感知,进而引发审美的想象。他这样为《问刘十九》进行释义:“诗中写了三层温暖:绿蚁酒暖身;红泥小火炉围炉温酒,多一层暖意;殷勤留酒的情义,又增一层暖意。在大雪欲来的酷寒反衬中,念完全诗,触身而来的是融融暖意。”而在读解朱耷的《秋林亭子图》中,他说“茅草孤立,地老天荒,笼罩着一派荒凉静寂、无可奈何的气氛,蕴藉空明的笔墨,传达一种枯索荒寒的气息,全卷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寒。”王新借两种艺术文本的情感传达,以潜在的情感“召唤”和阅读想象空间为契合点,引发了我们的肤觉感知,并使人感受到了艺术唤起的“肤觉”审美体验的无穷魅力。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有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可。王新认为,自然世界、形式美感、古典意境在孩子成长中不断沉淀,最终会成为孩子生命的丰厚底色,也会成为日后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他特别在第七课《艺术实践篇》中举隅:“如何引导孩子观察一抹草色?”他从诗词、绘画、科学、生态学四个角度进行了整合实践。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中引领孩子想象草色迷蒙与鲜绿之美。在《鹊华秋色图》中触目草色的清疏线条,了解中国画的极境之美;也顺势借由西方印象派油画,牵引孩子感受自然光色在草间的瞬息变化之美。在此基础之上,他借用科学的、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带领孩子进入自然,使孩子用眼用心去亲近、感受草色的光照变化;在三棱镜的折射中,明了草因为反射了光谱中的绿色光而呈现出“绿色”的内在原理,知道光源色变化后草色的不同呈现状态。再进一步细致观察不同的小草之间的差异,比如生长结构、叶的形状、叶脉与叶片的布局。最后推“草”及人,使孩子了解、感悟“一棵小草从种子到生根发芽、抽枝结果,茁壮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多样的因缘际会,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王新这样的一种美育态度和实践,使我们真切看到“慢下来”的育儿智慧必然是美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也能使我们看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可提升空间。尽管,我们知道《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是一位父亲的美育实践案例,但它举重若轻,确可将其视作既为孩子,又为父母的一本可行性强的美育“实操手册”。
文/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