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
报人、作家、画家、木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赵宗彪似乎一个转身就有一种身份,而每一种身份都只是一个侧面,无法概括其全部,只有这些身份综合起来才是赵宗彪——那个集丰富和有趣于一身,那位儒雅、亲切又幽默随和的兄长与师友,那个借助文字与作品来传达内在力量的艺术家。
手头拿到的这本新书,《山河故人》,可谓赵宗彪诸多身份得以综合呈现的载体。他在这本书里,用真挚的文字和绘画书写了自己的故乡,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子赵宅村。村庄里的人物,往事,地理,习俗,他一笔一笔,无比清晰地写下记忆里的故乡,如同他在木头上,一刀一刀入木三分地刻下记忆的线条。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乡村在消失,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消失。《山河故人》的五个章节“地理志”“人物志”“风土志”“田野志”“少年志”,所写种种情状也在时光之河中快速消逝。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位游子,为村庄留下一本书,恐怕赵宅与它的过去时光都会非常快地消逝。生活、情感、人际关系、乡村伦理,属于赵宅的那些时光,不会再有人记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赵宗彪写下他的村庄,且以报人、作家双重职业训练的身份,以“没有一件事情是虚构”的庄重态度,写下这些文字,有着如何赞誉都不为过的分量。
赵宗彪的行文极为节制,如同他节制写作时的情感一样,客观,简洁,白描,陈述,有一说一。他笔下所写,皆是自己亲历的生活,因此没有那些虚饰浮夸的大词、形容词,有的是个人视角下的真实历史。通过一百多个关键词,再现赵宅村生活的种种细节,有些足以让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感到新奇。如木桥,有的村民“在春天发大水时拆桥,以免桥板被大洪水冲走”;又如牧童放牛,牛有时候不愿意和人一起过桥,只能涉水而行,而在这一过程中,牛经常会被大水冲走;在《电影院》一篇中,村民时常讨论电影角色中谁漂亮的问题,而共同答案竟是“女特务”——诸如此类的生活,有些真实可触,有些匪夷所思,有些搞笑幽默,但都无一不是真实发生的事,作者若无真正在乡村长久生活的经历,断然是想象不出来的细节,让读者脑海中,逐渐构建出关于赵宅的一切。
赵宅的村民,在作者笔下也是鲜活而丰富。在《路廊》一篇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某女子前往集市,将自家的猪卖了换钱,在回家的路上,钱却被人偷走了。最后,她在路廊——路边的歇脚处,上吊自尽。之后,村里一个善良女子,每次看见因为偷钱而被捆在电线杆上的小偷,都要打他一耳光。“她说,我为那个吊死在路廊的可怜人出出气。”这样一篇文字,犹如精彩的短篇小说,干净有力,令人过目难忘。
熟悉赵宗彪的朋友,都了解他平时是十分幽默的,这幽默有时隐藏在冷峻的文字之下,有时隐藏在淡然的神情之后。如他写道,赵宅村人都相信“赵氏先前确实阔过”,但作者“小时候所见过的赵宅的老房子,都不过百年,简陋者居多”,于是他说,“以后读《阿Q正传》,我坚信阿Q姓赵。赵老太爷说他‘不配姓赵’,真没道理。”想到作者自己姓赵,又兼及调侃自己的乡人,自嘲与嘲人,令读者忍俊不禁。
我读过赵宗彪的不少文字,这一本尤可珍重,最重要的原因,乃是这一本的文字真性真情,真人真事,其情既诚,其文亦朴,静水流深,抵达散文的高境界。读他的文章,觉得好的文字当如此,在缓慢的流淌之中,蕴含着慰藉人心的力量与诚挚深沉的价值判断。
当下,作者来写传统乡村生活,读者来读这样一本书,绝不是为简单的怀旧,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眸与致敬。文化闪闪发光,流淌于远近之人精神的血液,自可照亮人生来路。
周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