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开篇,资深媒体人、中国唐史学会会员胡烟,即以唐代社会的饮食文化、民俗礼仪和世风流变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了大唐气象和大唐的繁荣与鼎盛,从一碗粥、一杯酒、一盏茶、一件华服、一次游赏、一阵歌吹、一段乐舞、一幅画、一纸婚约、一场考试等生活场景入手,深入具体而微的方方面面,试图重构出大唐三百年活色生香、轰轰烈烈的社会生活图景,表现了大唐帝国的风物华章。
诗从生活中长出来,从诗人们一碗粥的乡愁中,“人们的想象力显然已不局限于一碗粥,在与多种原料的巧妙搭配过程中,一道道人间美食融入了唐人生活的智慧,更融入了唐人兼收并蓄的精神。”在揉切擀压之间,唐朝饮食文化的繁荣与鼎盛,构成了唐帝国特有的人间味道。胡烟认为,一个帝国的兴盛,饮食业的繁荣无疑是晴雨表,当丰富多样的主食搬上人们的餐桌,当颇具创意的菜肴香飘街衢巷陌,当遍地胡风打开唐人的胃口,当餐馆食肆丰富起人间的烟火,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浪漫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大唐盛世就翩跹而至。“将进酒,杯莫停”,酒是开胃剂、助兴剂,打开了唐人大快朵颐享受珍馐美馔的胃口,生在莺歌燕舞活色生香的大唐,酒在唐诗里跌宕出奇美的浪花。
诗歌作为酒和情的载体,既简明又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又使与酒有关的诗意生活永恒地留存。“身处开放包容的时代,唐人的酒坊里,已经不单纯地用祖宗传下来的技法酿制出一瓮瓮的美酒,一些舶来的酿酒技术……同样也在丰富着唐人的杯觥……许多酒如葡萄酒,也开始受到唐人的喜爱,饮葡萄酒,成为王公贵族身份的象征”,荡漾出生活中多姿多彩。而当生活化的酒,走入唐代诗人的笔下就凝聚了更多的人情世态和哲思感悟。诗歌的重要性在于它既坚强人的意志,又能柔化人的心灵。正如胡烟所言,“是酒,激活了大唐王朝的个性;是酒,点燃了大唐王朝的热情”“在酒中张扬个性释放热情达到最高点的一群人,正是以一部《全唐诗》树起中国文化标杆的唐代诗人群体”。这些才思纵横的诗是他们内心流露出来的与酒有关的情感、审美和意志,“得意,失意,聚首,离别,感世,抒怀——没有酒的导入,他们就不会将人生的这些情绪落诸笔端,付诸文字;没有酒的发酵,他们就不会将生命的细节滋生成美丽的韵脚,放大成传颂千年的诗篇。”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不仅让这个强盛的帝国广有四海,万邦朝觐,更让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一道壮观的风景。”正如胡烟所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外交活跃,文人群体成为茶酒文化的主要推动者与实践者,以酒为媒的互动,热情而喧闹;以茶为媒的互动,淡雅而别致。
“是的,一片树叶在大唐,开启的是中国人对茶的全新认知;一片树叶在大唐,丰富的是一个王朝的气质意趣;一片树叶在大唐,激发的是文人们澎湃的创作热情;一片树叶在大唐,汇入的是中国文化的汤汤源流。从大唐起步,这片美丽的树叶,成为中华大地上又一个耀眼的标签,一路荣光,香飘千年。”茶酒在唐代文人生活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作用,李白斗酒诗百篇,也不乏经典的茶诗,白居易、杜甫、杜牧、释皎然留下的茶诗酒诗寄予着不同的精神诉求与心理安慰,诗人们从采茶、煮茶、环境、茶的色泽、口感、品茗的乐趣中,享受茶道之雅,茶艺之韵,追求悠然自得、天人合一的精神意境。即,茶是唐代文人的情感寄托的载体,是文人们达到物我相忘境界的途径,他们通过品茗的感官体验,展开心灵对话,从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与精神,达到茶我统一的“和”美境界。
史诗互证的唐朝之旅,“万里秋千习俗同”。唐诗里的帝国三百年,是“诗意栖居”,是“精神之乡”。“云想衣裳花想容”,唐人的开放意识和引领风气之先的豪情,实际上已经渗透进了他们衣食住行娱乐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审美,直接影响了此后千年的中国审美,他们定下的诸多标准,亦成为后世可堪垂范的标准,而他们自由奔放的精神气韵,更是让大唐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三百年的帝国活色生香,五彩缤纷。
刘英团